2010年1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简称《意见》),将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结合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描

2010年1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简称《意见》),将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结合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描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2010年1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简称《意见》),将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结合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描述海南岛的地理位置和地势地形特征。(10分)
(2)分析海南岛发展热带现代农业的有利区位条件。(10分)
答案

(1)位于低纬度(热带)地区(2分);我国南海中的岛屿(2分);北隔(琼州)海峡与大陆相望;邻近东南亚(或与越南、菲律宾等国隔海相望) (2分)。地势中部高,四周低(2分);山区(山地和丘陵)面积广,平原狭小(2分)。
(2)热带季风气候为主,水热条件好,农作物生长期长(可一年三熟或四季皆可生长) (2分);热带海域广阔,热带海洋生物资源丰富(2分);交通条件改善,国内外市场扩大(2分);农业技术和冷藏保鲜技术的发展 (2分);国家政策的支持(2分)。
解析

试题解析:
(1)地理位置包括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所以在描述海南岛的位置从经纬度和海陆及相对位置描述,如海南到位于我国南部的第二大岛屿,位于太平洋的西岸;处于低纬度的热带地区;隔琼州海峡与大陆隔海相望,周边与马来西亚、越南、菲律宾等隔海相望。地形特征描述在于地形种类、地面起伏状况、海拔高低等,而地势描述哪边高哪边低——海南岛以山地和丘陵为主,中间高;四周低。
(2)此题考查农业区位条件分析,但主要考虑自然因素,有气候(降水、热量)、地形、土壤、水源等;社会经济因素;如地价、市场、政策、协作性、劳动力、原料、动力、交通、科技、个人情感等。但在分析一定结合实际的区域地理特征因地制宜描述。海南岛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①国内消费市场大;②粤海铁路等交通方式的发展,交通便利;③纬度低,热量充足;④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量达;⑤农业技术的发展,使得农产品的质量和销售提高;⑥国家政策的支持。
举一反三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嫩江的流向及水文特征。(8分)
(2)据图指出A~B沿线主要农业土地类型的分布差异,并分析其原因。(8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根据枸杞产量与气候条件的关系,把宁夏划为枸杞的适宜、次适宜和不适宜种植区,从而为枸杞种植的合理布局提供了参考依据。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宁夏枸杞的适宜种植区主要分布于
A.温带落叶阔叶林带B.温带荒漠带
C.温带草原带   D.山地垂直带
小题2:针对该地区出现的荒漠化问题,应采取的措施是
①尽可能多的引用黄河水灌溉,以防土地干涸
②推广农作物休耕轮作制度
③在农牧混合地带营造防护林带
④在已出现荒漠化的土地上,全面实施植树造林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4分)根据材料,结合家乡实际和所学地理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2012年阳春三月,安徽电视台《走进新农村》节目摄制组沿着合铜黄高速来到皖南山 区,过去七、八个小时的车程,现在三、四个小时就到了目的地。路过县城小镇,矗立的商务高楼,鳞次栉比的商品住宅,以及初具规模的工业园区,让人感觉到一个小城市的功能分区 正在形成。
到了乡村,我们参观了养猪场、养鱼场,蔬菜大棚基地,香菇木耳基地……我们还参观 了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的新农村住宅,家家户户崭新的二层小楼,真是让人羡慕。尤其是城 乡结合的厨房,更是富有特色。除了和城里人一样使用的电饭锅、燃气灶外,还保留了传统 的锅台,不过统一换成了省柴灶,村里还为家家户户搭建了沼气池。问起村民的生活,老百姓更是笑得合不拢嘴,都说:“现在条件好多了,山更青了,水更绿了,田种得少了,粮却不 愁了,住得宽敞了,腰包鼓了……我们要赶上城里人了。”
(1)分析安徽农村“山更青了,水更绿了”的原因。(10分)
(2)分析安徽农村“田种得少了”“粮却不愁了”“腰包鼓了”的原因。(1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读下面区域图,完成下题。

小题1:甲、乙、丙对应的土地利用类型分别是                                  
A.耕地、林地、草地B.耕地、草地、林地
C.草地、林地、耕地D.草地、耕地、林地
小题2:图示区域粮食商品率高于全国其他农业区,主要原因是                   
A.土壤肥沃B.地形平坦
C.水热条件好D.人均耕地多
小题3:下列关于该区粮食作物的分布叙述中,正确的是                    
A.耕作区粮食作物中,小麦分布最普遍
B.小麦和大豆种植比例由南到北逐渐减少
C.玉米由南到北种植比例逐渐增多
D.水稻多分布在辽河、松花江流域的大型灌区以及东部山区的河谷盆地
小题4:关于图示地区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长期长是作物产量高的主要原因
B.热量是农业生产发展的限制因素
C.平原面积广大,但粮食商品率低
D.次生盐碱化是土壤肥力下降的主要原因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26分)
表1 中国与美国玉米带比较
项目
中国玉米带
美国玉米带
纬度
42°N~46°N
37°N~45°N
地形
平原、台地
平原、台地
土壤有机质
2%
3%~6%
无霜期(d)
130~145
160~200
降雨量(mm)
450~650
500~700
玉米面积比重
50%~60%
50%
玉米单产(kg/hm2
6750
7500
表2 吉林省近年来三种谷物种植面积(单位:1000 hm2
年份
稻谷
小麦
玉米
合计
2001
686.9
53.8
2609.5
3350.2
2003
541.0
22.1
2627.2
3190.3
2004
600.1
11.4
2901.5
3513.0
2005
654.0
9.5
2775.2
3438.7
(1)根据表1和所学知识,分析中国与美国玉米带形成的共同区位条件(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12分)
(2)分析美国玉米单产高于中国的原因。(6分)
(3)请根据表2中数据,说明吉林省2001~2005年三种谷物种植面积的变化特点,并简要说明影响种植面积变化的主要因素。 (8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