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14分) 材料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制造业发展迅速。制造业综合竞争力是从产业实力、获利能力、市场竞争力及外部环境等方面进行评价的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14分) 材料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制造业发展迅速。制造业综合竞争力是从产业实力、获利能力、市场竞争力及外部环境等方面进行评价的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14分)

材料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制造业发展迅速。制造业综合竞争力是从产业实力、获利能力、市场竞争力及外部环境等方面进行评价的。
材料二  1985~2003年我国部分地区制造业综合竞争力在全国的位次变化图。
根据1985年到2003年的18年来部分地区制造业综合竞争力在全国位次的变化,可以把地区制造业综合竞争力动态类型划分为四种:高水平稳定型、较高水平波动型、低水平波动型和较低水平下降型。
(1)图中属于较高水平波动型的是第   类地区,高水平稳定型的省区主要分布在我国   地区。(2分)
(2)1985~2003年制造业综合竞争力没有发生变化的省区是            ,其制造业发展的优势区位条件是                     。(2分)
(3)1985~2003年福建省制造业综合竞争力位次变化情况是            ,试分析其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 (4分)
(4)辽宁省属于          ,其制造业综合竞争力位次变化情况是               。德国鲁尔区综合整治的成功经验对该省的振兴有何借鉴意义?(4分)
(5)最近,广东、江苏、山东等东部省市都调低了经济发展的速度,提出了从“速度东部”到“效益东部”转化的发展方向。建设“效益东部”应加强的措施是(双选)( )(2分)
A.引进外资,大力发展出口工业B.发展科技,提高企业创新能力
C.引进廉价劳动力,降低生产成本D.改进工艺,提高资源利用率

答案
(14分)
(1)Ⅱ     东部沿海(2分)
(2)新疆   石油、天然气、铁等矿产资源丰富(矿产资源需举例才能得分);国家西部大开发政策的支持(2分)
(3)上升最快   福建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具有劳动力廉价丰富、地价低、政策支持等优势区位条件;邻近台湾和港澳地区,具有侨乡优势。1985年以来,吸引台湾和港澳地区的产业转移,引进先进技术、装备和资金,使制造业竞争力大幅提高(4分)
(4)较高水平波动型     下降       改善传统工业,促进经济结构多样化;发展科技水平高的新兴工业,减少污染;促进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进一步改善交通条件,完善交通网。(4分)
(5)BD(2分)
解析

试题分析:
第(1)题,根据图中信息可知,从图中可知Ⅰ类为高水平稳定型,Ⅱ类为较高水平波动型,Ⅲ类为低水平波动型。根据图中信息可知高水平稳定型的省区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南沿海。
第(2)题,各省份中新疆因其丰富的资源和国家政策的支持,竞争力无太大变化,新疆工业发展的区位优势从矿产资源,政策等方面分析。
第(3)题,由图可知,福建因前后时期不同的政策和技术力量,竞争力发生了大幅变化,其制造业综合竞争力位次上升最快。原因是福建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具有劳动力廉价丰富、地价低、政策支持等优势区位条件;邻近台湾和港澳地区,具有侨乡优势。1985年以来,吸引台湾和港澳地区的产业转移,引进先进技术、装备和资金,使制造业竞争力大幅提高。
第(4)题,根据图中信息分析辽宁的类型和变化。辽宁省在第Ⅱ类,从图中可以看出2003年辽宁的名次下降。辽宁省与德国鲁尔区都是著名的重工业区,有很多相似之处,因此辽宁省可借鉴鲁尔工业区的成功做法。辽宁也以重工业为主,所以鲁尔区的综合整治经验,产业结构调整、环境治理、科技发展等方面值得借鉴。
第(5)题,“效益东部”的含义是指依靠科技发展经济,节约资源、减少对资源的浪费。
点评:本题难度中等,借助地理图像考查区域经济发展的综合实力及原因分析,本题也考查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
举一反三
(10分)某沿海地区工业化、城镇化过程快速推进,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读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甲1993~2010年该地区酸雨频率年际变化     乙 该地区污水排放量变化
(1)1998年以后,该地区酸雨出现频率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2)1999年以后,该地区赤潮发生次数明显增多,其主要原因有________(填正确项字母)。(2分)
A.潮汐与洋流作用加剧B.海水养殖业发展迅速
C.热带气旋活动频繁 D.生活污水排放量增多
E.工业废水大量排放
(3)该地区发展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2分)。其产生的人为原因是
                                                                               
                                                                   。(2分)
(4)防治该地区水体污染可以采取哪些措施?(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关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化与城市化是在外资的推动下不断发展的
B.20世纪90年代以来,支撑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升级的动力在减弱
C.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化加快了城市化进程
D.珠江三角洲地区各城市分工明确,结构差异大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0分)
材料1:20世纪末开始,我国重工业加速发展,重工业增长值占工业增长值的比重由1998年的60.22%提高到2004年的67.58%。钢铁、汽车、化工等重化工业的快速成长,加快了我国工业化进程。我国能源利用率低,单位GDP能源消耗量为美国的3倍、日本的6.6倍,重工业发展属于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
材料2: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京津冀、大东北“四大经济圈”比较表。

材料3:山西省煤炭的综合利用图。

(1)四大经济圈产业结构的变化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借鉴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今后产业结构的调整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
(2)目前我国重化工业加快发展带来的主要问题有
①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
(3)与长江三角洲经济圈相比,珠江三角洲地区单位GDP能源消耗量较低,主要原因是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
(4)根据上述分析,结合材料三,说明山西省工业结构的优劣,并指出其今后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设城市化水平为U,工业化水平为I,用I/U的比值和0.5相比较,可以判断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滞后/协调/超前)。读山东省工业化与城市化关系表,完成题。
指标
1980
1984
1988
1992
1996
2000
2004
I(%)
50.02
41.14
44.48
45.49
47.16
49.69
56.32
U(%)
9.47
12.26
16.32
28.2
34.94
36.25
43.5
I/U
5.28
3.35
2.72
1.61
1.35
1.37
1.29
小题1:关于山东省城市化和工业化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城市化与工业化同步发展,两者相辅相成
B.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偏差呈现缩小的趋势
C.城市化一直超前于工业化,带来了一系列城市问题
D.城市化一直滞后于工业化,城市化水平很低
小题2:资料所体现的城市化发展特点,对山东省的影响有
A.造成了城市建设步伐的超前B.限制了乡镇企业的发展
C.加快了农村人口的职业转换D.限制了城市第三产业的发展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材料:中原城市群以郑州为中心,包括洛阳、开封、新乡、焦作、许昌、平顶山、漯河、济源共9个省辖(管)市,14个县级市、33个县、340个建制镇,其土地面积5.87万平方千米,人口3 872万。

(1)从图中可以看出,各级城市中数目最少的是________,数目最多的是县级行政中心,这说明城市级别与数目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2)比较图中不同级别城市的平均距离,分析距离的大小与城市级别高低的关系。(2分)
(3)结合材料及图分析中原城市群发展的优势条件。(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