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珠江三三角洲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国际直接投资和外贸额所占全国比重的变化图”,回答问题:小题1:20世纪80年代以后,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较快的关键因素是A.

读“珠江三三角洲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国际直接投资和外贸额所占全国比重的变化图”,回答问题:小题1:20世纪80年代以后,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较快的关键因素是A.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读“珠江三三角洲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国际直接投资和外贸额所占全国比重的变化图”,回答问题:

小题1:20世纪80年代以后,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较快的关键因素是
A.国际经济背景B.对外开放政策
C.良好的区位条件D.侨乡优势
小题2: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2001年,长江三角洲地区国际直接投资额占全国的比重首次超过珠江三角洲地区
B.长江三角洲地区外贸额占全国的比重不断上升,并超过珠江三角洲地区
C.珠江三角洲地区外贸额占全国的比重从1993年起一直呈下降趋势
D.图中所示的变化与外商投资区位选择的变化有关
小题3:影响珠江三角洲地区国内腹地范围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A.地形的阻隔B.水源不足
C.夏季气温高温多雨D.河流航运里程较短
小题4:珠江三角洲工业化与城市化的主要动力是
A.外来投资 B.个体私营企业发展
C.乡镇企业发展D.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建立

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小题3:A
小题4:A
解析
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和读图综合分析能力。
小题1:20世纪80年代后,我国珠三角的发展主要得益于改革开放的政策。第20题,
小题2:直接据图分析即可。
小题3:由于珠三角受南岭地形的阻隔与内陆地区联系不便,故使其经济腹地较小。
小题4:珠三角依托改革开发的政策和邻近港澳的优势,从而吸引外商投资而促进其经济的发展。
举一反三
读珠江三角洲地区和苏南地区城市化发展模式图,完成下列要求:(9分)

(1) 简述城市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2分)
(2) 读图,近二十年来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结构发生了什么变化?(2分)

(3)2002年,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电子信息产业产值占全国的1/3,成为全国最大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试分析其发展的区位优势条件。(5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目前珠江三角洲地区环境污染较严重,人地矛盾等问题突出,要改变目前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措施之一是大力发展  (  )
A.以传统农业为主的产业
B.劳动密集型产业
C.资源密集型产业
D.技术密集型产业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珠江三角洲在产业升级中面临的困境表现在(   )
①产业基础差②科技实力薄弱 ③人才队伍差④南岭的阻隔,使国内的腹地范围较小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早期外贸工厂生产的一般模式中,不属于外商提供的是:
A.资金B.劳动力C.生产设备D.技术指导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表现在(  )
A.郊区城市化
B.城市人口比重逐步降低
C.城市的规模迅速扩大
D.涌现出大量卫星城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