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图,回答问题:(7分)(1)请从地理位置、工农业基础、自然资源、交通、政策等方面概述图示地区工业基地发展的有利条件。(3分)(2)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和你所了解

读下图,回答问题:(7分)(1)请从地理位置、工农业基础、自然资源、交通、政策等方面概述图示地区工业基地发展的有利条件。(3分)(2)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和你所了解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读下图,回答问题:(7分)

(1)请从地理位置、工农业基础、自然资源、交通、政策等方面概述图示地区工业基地发展的有利条件。(3分)
(2)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和你所了解的情况,简述该地区在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4分)
答案

(1)①地处珠江三角洲,农业发达,为工业提供大量原料和副食品;②水陆交通便利,对外联系便利;③腹地广阔;④工业基础好,经济实力雄厚,技术较先进;⑤水资源丰富;⑥靠近港、澳地区,便于与世界其它国家、地区联系,便于吸引国外和境外资金、技术和管理方法,以及产品外销(3分,任答3点,每点1分,只要答案合理都可得分)
(2)问题:生态环境形势严峻;人地矛盾加剧;重复建设突出    
对策:治理污染,保护生态环境;优化产业结构;搞好城镇和区域规划(问题和对策各2分,任答2点,每点1分,只要答案合理都可得分)
解析
本题考查珠三角。
(1)注意按要求描述:地理位置:从海陆位置、周边位置等角度分析;工农业基础方面:农业基础较好,为工业提供大量的弄产品;自然资源:矿产资源不足,但水资源丰富;交通从水陆交通方面分析;政策:经济特区等。
(2)借鉴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如环境质量下降、占用大量耕地、基础设施亟待完善、产业层次较低、住房困难、就业困难等等。对策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
举一反三
图是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总值增长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1:根据图中信息,以经济的增长速度为标准,将珠江三角洲的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
A.1980~1985年为第一阶段,1985~2000年为第二阶段,2000年以后为第三阶段
B.1980~1990年为第一阶段,1990~2000年为第二阶段,2000年以后为第三阶段
C.1980~1995年为第一阶段,1995~2000年为第二阶段,2000年以后为第三阶段
D.1985~1990年为第一阶段,1990~2000年为第二阶段,2000年以后为第三阶段
小题2:关于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第一阶段,叙述正确的是
A.第一阶段以资源密集型产业为主导产业,外商投资额增长较慢
B.处于中国改革开放初期,外商投资规模小,工业生产总值的提高缓慢
C.这一阶段我国处于改革开放初期,加之劳动力资源丰富,经济增长较快
D.政策和侨乡优势使外资工厂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所以工业总产值的增长也很迅速
小题3:在经济发展的第二阶段中,与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城市化匹配的说法是
A.产业升级面临困难,劳动力资源严重紧缺
B.城市规模结构合理,相互之间分工合作密切
C.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三废”排放量大
D.产业结构调整,重工业和高技术工业发达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读我国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简析两地区发展经济共同的优势区位因素。(4分)
(2)近年来,长三角以更快的速度发展。简要说明长三角相比珠三角发展经济的优势区位所在。(4分)
(3)简要分析长三角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以下图文资料,分析回答(10分)
材料一: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在国家给予的优惠政策下,充分利用自身的条件,从实际出发,大力引进外资,创造了区域经济发展的珠三角模式。
材料二:随着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实力的不断增加,其产业结构也不断发生变化。
材料三:长三角扼据长江入海口,以上海为中心、南京和杭州为两翼,区域内经济发达、人口城市密集,高校众多,是我国最大的都市圈。目前长三角地区以占全国1%的土地和6%的人口,创造了占18%的国内生产总值,在去年的财政收入中,长三角地区的贡献份额超过了四分之一。

(1)早期的珠三角模式中,珠江三角洲地区在工业生产中主要完成的生产环节是加工,以产业为主;1990年后高新技术产业逐渐发展成为珠三角的主导产业。(2分)
(2)根据材料2,简述1980~2002年间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的变化主要特点。(3分)
(3)珠三角和长三角在发展过程中都面临能源紧张的状况,怎样解决?(2分)
(4)有一位深圳网民在网上发表了一篇《谁抛弃了深圳》的文章,文中提到一些跨国公司将驻华总部从深圳迁往上海。请你分析其中的地理原因。(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8分)地处长江入海口的上海市,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近年来城市用地日益紧张,滨海地带的开发成为焦点。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问题。
材料一:长江口及上海市区域示意图(下图)。

材料二:1987-2006年上海市F围垦区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图(下图)。

(1)甲、乙、丙、丁四处中,淤积作用明显的两处是_____和____处,水深大于5m的是____和____处。(4分)
(2)1987-2006年上海市F围垦区面积增加量居前两位的土地利用类型是_________和________。(4分)
(3)上海市精品钢铁、化学和船舶工业基地(区)布局的总体特征是__________,影响微电子产业基地布局的最重要因素是__________。(6分)
(4)S处临近中国最大的集装箱港洋山港,有铁路抵达和高速公路经过。目前上海市正在S处建设临港新城,简要分析该新城发展的有利条件。(6分)
(5)上海市在F围垦区内规划建设工业开发区,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在引进工业企业与开发区建设中应防止出现哪些问题?(8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读下图,完成问题。

小题1:沿箭头①方向在区域间调配的是
A.资金
B.劳动力
C.信息
D.观念
小题2:图中区域发展水平产生差异的原因,不可能的是
A.地理位置差异
B.气候、地貌差异
C.人种分布差异
D.矿产资源条件差异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