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图是“近年来我国耕地减少的因素构成情况”。读图回答22~23题。小题1:对耕地造成实质性减少的因素主要是(     )A.生态退耕、农业结构调整B.灾害损失、

该图是“近年来我国耕地减少的因素构成情况”。读图回答22~23题。小题1:对耕地造成实质性减少的因素主要是(     )A.生态退耕、农业结构调整B.灾害损失、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该图是“近年来我国耕地减少的因素构成情况”。读图回答22~23题。

小题1:对耕地造成实质性减少的因素主要是(     )
A.生态退耕、农业结构调整
B.灾害损失、农业结构调整
C.建设用地、农业结构调整
D.灾害损失、建设用地
小题2:“生态退耕”对地理环境的可能影响是(     )
①有利于保持水土  ②减少蒸发量
③保护生物多样性  ④促进水循环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③④

答案

小题1:D
小题2:D
解析

小题1:对耕地造成实质性减少的意思表示不仅仅表示耕地面积的减少,而是表示减少的耕地不能再恢复成耕地,其中生态退耕和农业结构的调整,是把耕地转化为其他类型的土地利用形式,例如生态退耕为草地,耕地面积减少了,但是并没有造成耕地实质性减少。造成耕地实质性减少的是灾害损失、建设用地。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小题2:生态退耕有利于增加植被的覆盖率,有利于保持水土,保护生物的多样性,能够涵养水源,增加地表水的下渗,从而促进了水循环。植被覆盖率的增加,植物具有蒸腾作用,蒸发量增加,空气中水汽含量变高。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①③④。
举一反三
2008年10月1日,《甘肃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件》正式施行。甘肃省民勤县地处河西走廊东北部,石羊河流经民勤盆地。新中国成立以来其上游地区修建许多水库,几乎拦截全部河水。随着人口增长、耕地扩大,民勤县地表水骤减,地下水位急剧下降,导致胡杨、沙枣林等植被大面积死亡。肆虐的风沙,荒废的田园,让民勤人深刻地意识到,“决不能富一阵子,后悔一辈子”。民勤地区现已成为我国沙尘暴四大沙源地之一。阅读资料回答28~30题:

小题1:民勤绿洲水资源最充沛的季节是(      )
A.春季B.夏季
C.秋季D.冬季
小题2:导致近50年来,民勤绿洲迅速退化的根源在于(     )
A.全球变暖,石羊河水量明显减少
B.流域内用水量增加,上游来水减少
C.大量地表径流在沙漠地区下渗
D.草原破坏使地表径流减少
小题3:图示地区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土地荒漠化,下列防治荒漠化的措施可行的是(   )
①植被自然恢复   
②工程固沙,如设置草方格沙障
③化学固沙,如在流动沙地上喷洒化学胶结物质  
④旱地节水,如渠道防渗、喷灌微灌、田间节水等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②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土地荒漠化是指风沙侵蚀和水土流失的发展,最终导致土地生产力长期丧失,形成如同
荒漠般的景观。图3--2--3是我国内陆某地区图,读图完成7~8题。

小题1:形成图中地区荒漠化最主要的自然原因是(    )。
A.位于内陆,气候干旱B.地球变暖,气候异常
C.地球运动,地形上升D.过度开发,水土流失
小题2:20世纪50年代以来,该地区荒漠化加剧的主要原因是(    )。
A.农业灌溉B.人口压力和人类活动不当
C.矿产资源开发D.气候异常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植树造林是治理风沙的有效措施。该图是某沙区生物治沙示意图,完成1~2题。

小题1:三幅图按治沙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为(  )
A.A→B→C  B.B→C→A
C.B→A→CD.C→A→B
小题2:在我国进行这项工作时,最适宜选种的植物是(  )
A.杨树   B.桦树
C.沙拐枣    D.柳树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小课题研究是进行研究性学习的一种常见形式。下面是某校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开展小课题研究的案例。请你帮助完成。课题研究思路:

Ⅰ确定课题:我国沙尘暴形成的原因研究。
Ⅱ提出设想:①沙尘暴多发区的地理环境特点是沙尘暴形成的重要基础。②天气、气候因素对沙尘暴的形成影响很大。
Ⅲ处理获取的材料并形成结论。
材料1:2010年4月10日中午前后沙尘暴区域(阴影部分)图。

结论:(1)说出图示沙尘暴区域的地理环境特点。
(2)分析图中天气系统对沙尘暴形成所起的作用。
材料2:华北地区某地多年气候资料统计表。
月份项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风力>8级的日数
1.5
1.9
3.7
5.6
3.6
1.0
0.6
0.3
0.4
0.8
1.4
0.6
平均气温(℃)
-3.2
-0.7
6.4
13.7
21.2
26.0
27.3
26.3
20.6
14.4
6.3
-0.7
降水量(mm)
3.3
7.3
9.1
43.2
33.3
54.5
247.3
166.8
48.9
26.2
26.0
3.5

 
结论:(3)指出华北地区沙尘暴多发季节并简要分析原因。
Ⅳ拓展应用:
材料3:为加强对沙尘暴的研究,我国已建立了由激光雷达和地球同步气象卫星观测信息接收站等组成的遥感系统和由25个监测站组成的地面监测网络系统,覆盖了北方200多万平方千米的荒漠化土地。
结论:(4)简要说明高科技在4月10日沙尘暴天气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以下资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3分)
资料一:晋陕内蒙古地区是我国土地退化类型最多、发生范围最广,且程度最严重的地区。其中黄土高原区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内蒙古农牧交错地带的草地是我国草场退化最严重的地区。
资料二:晋陕内蒙古地区十地退化类型与分布图。(图18)

(1)从外力作用看,造成该区土地退化的因素是              。(2分)
(2)该区盐渍化严重十地主要分部在(    )(2分,双选)
A.蒸发强烈的平原洼地  B.灌溉农业区   C.风蚀严重的高原山地   D.过度开垦区
(3)选择下列恰当内容,完成“农牧交错地带土地退化过程框图”(填字母)。(6分)
A.少雨年份加大农田比例    B.粗放经营     C.脆弱的生态环境    D.沙丘开垦
E.风蚀、水蚀加速         F.土地肥力下降

(4)简要分析该区农牧交错带控制土地退化,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措施。(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