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

唐太宗

唐太宗简介

  唐太宗李世民(公元598年1月28日【一说599年1月23日】-公元649年7月10日),祖籍陇西成纪,是唐高祖李渊和窦皇后的次子,唐朝第二位皇帝,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诗人。

  李世民少年从军,曾去雁门关营救隋炀帝。唐朝建立后,李世民官居尚书令、右武候大将军,受封为秦国公,后晋封为秦王,先后率部平定了薛仁杲、刘武周、窦建德、王世充等军阀,在唐朝的建立与统一过程中立下赫赫战功。

  公元626年7月2日(武德九年六月初四),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死自己的兄长太子李建成、四弟齐王李元吉及二人诸子,被立为太子,唐高祖李渊不久退位,李世民即位,改元贞观。

  李世民为帝之后,积极听取群臣的意见,对内以文治天下,虚心纳谏,厉行节约,劝课农桑,使百姓能够休养生息,国泰民安,开创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对外开疆拓土,攻灭东突厥与薛延陀,征服高昌、龟兹、吐谷浑,重创高句丽,设立安西四镇,各民族融洽相处,被各族人民尊称为天可汗,为后来唐朝一百多年的盛世奠定重要基础。

  公元649年7月10日(贞观二十三年五月己巳日),李世民因病驾崩于含风殿,享年五十二岁,在位二十三年,庙号太宗,葬于昭陵。李世民爱好文学与书法,有墨宝传世。

“贞观之治”

  1、概念:唐太宗统治的贞观时代(627——649)是封建政治比较开明、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社会秩序比较安定的时期,也是封建社会的一个黄金时代,史称“贞观之治”。

  2、出现原因:

  (1)唐太宗虚怀纳谏,知人善任,具有极强的反思能力和自我批判精神,能克制个人生活***;(2)统治者认识到农民战争的威力,吸取了隋朝灭亡的教训;(3)提倡发展农业生产,减轻徭役赋税;(4)开明的民族政策和开放的对外政策;(5)隋朝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发展为唐代奠定了基础。

  3、表现:唐太宗善于用贤纳谏,轻徭薄赋,民族团结,对外开放,期间社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文化艺术日趋繁荣,中国封建社会出现了空前的繁盛局面。

唐太宗在推动中国封建社会发展中的历史作用

  唐太宗在推动中国封建社会发展中的历史作用:

  (1)使唐朝出现了封建政治比较清明、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和社会秩序比较安定的“贞观之治”局面,为唐朝开元盛世及其国力的强盛奠定了基础,是封建社会的一个黄金时代。

  (2)其纳谏、用贤之风为后世称道。

  (3)唐太宗对自己一生的评价是“济育苍生,其益多;平定寰宇,其功大,益多损少。”

相关试题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