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 国务院于2009年12月12日正式批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鄱阳湖生态经济

(20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 国务院于2009年12月12日正式批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鄱阳湖生态经济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20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国务院于2009年12月12日正式批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我国南方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位于江西省北部,包括南昌、景德镇、鹰潭3市,以及九江、新余、抚州、宜春、上饶、吉安市的部分县(市、区),共38个县(市、区)和鄱阳湖全部湖体在内,面积为5.12万平方公里。
材料二 近年来,被称为“长江之肾”、“鸟类天堂”的鄱阳湖持续干旱,2012年1月水位更是创下60年来历史新低。为了破解中国第一大淡水湖面临的困境,专家提出“以闸抗枯”。在鄱阳湖入江水道,屛峰山与长岭山之间,设置泄水闸,最大孔口将达到60米,右岸还将设置阶梯式鱼道。
材料三 “天漠”是一种特殊的地理现象,它们像是形形色色的“迷你沙漠”,却会神秘出现在降水丰富的湿润地带,与江河湖海如影随形,和常规意义上的沙漠不同。它的形成须具备地表具有丰富的物质来源,旱季和风季重合以及植被稀疏等条件。上图中M地附近有20多万亩沙丘。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优势区位条件。(8分)
(2)结合图文材料,说明在鄱阳湖入江水道建闸发挥的作用有哪些?(8分)
(3)简要叙述M处“天漠”形成的过程。(4分)
答案

(1)环境优美,气候宜人,自然条件优越;矿产、生物等自然资源丰富,分布集中,易于开发;工农业发达,工农产品供应充足;水陆交通便利;科技发达,人才聚集;人口密集,市场广阔,有大量廉价劳动力;受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大;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任答四点得8分) 
(2)保证鄱阳湖枯水期维持一定的水面及水体容积,保护和改善鄱阳湖水生态环境;解决环湖地区饮水困难和饮水安全问题;增加湖区有效灌溉面积,增产粮食;改善湖区航运条件;在枯水期为长江下游补充流量,满足正常生产生活用水;可增强鄱阳湖枯水季节水体的稀释降解能力;可稳定保护区湿地面积,保护越冬候鸟及水生珍稀动物,维护生物多样性;减少湖区有螺洲滩面积,具有巨大的血防效益。(任答四点得8分)
(3)鄱阳湖三面环山,周围丘陵和山地地表径流强烈,加上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泥沙大量沉积在湖底;鄱阳湖水位季节变化大,枯水季节,湖内沙滩裸露,在强劲的风力作用下,产生风沙活动,塑造出沙丘起伏的地表景观,地表出现类似沙漠化环境的土地风沙化。(4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鄱阳湖地区环境优美,气候宜人,自然条件优越。该地矿产、生物等自然资源丰富,分布集中,易于开发。工农业发达,是我国的商品粮基地之一,工农产品供应充足,水陆交通便利。科技发达,人才聚集。人口密集,市场广阔,有大量廉价劳动力。受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大,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有利于生态经济区建设。 
(2)在鄱阳湖入江水道建闸,可以保证鄱阳湖枯水期维持一定的水面及水体容积,保护和改善鄱阳湖水生态环境。解决环湖地区饮水困难和饮水安全问题。水域面积稳定,可以增加湖区有效灌溉面积,增产粮食,改善湖区航运条件。在枯水期为长江下游补充流量,满足正常生产生活用水,可增强鄱阳湖枯水季节水体的稀释降解能力。可稳定保护区湿地面积,保护越冬候鸟及水生珍稀动物,维护生物多样性。减少湖区有螺洲滩面积,具有巨大的血防效益。
(3)根据图中的河流流向判断,鄱阳湖三面环山,周围丘陵和山地地表径流强烈,加上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泥沙大量沉积在湖底。鄱阳湖水位季节变化大,枯水季节,湖内沙滩裸露,在强劲的风力作用下,产生风沙活动,塑造出沙丘起伏的地表景观,地表出现类似沙漠化环境的土地风沙化。
举一反三
( 24 分)页岩约占沉积岩的60% ,页岩气是指赋存于页岩缝隙中的天然气。随粉着页岩气的大量开采,其低廉价格成为了能源领域的重大挑战者。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l)依据材料一,说明中美两国能源消费的差异。(6分)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加大页岩气开采的原因,并推测页岩气开采对美国未来一段日期内能源消费结构带来的变化。(12分)
(3)结合图2和所学知识,分析图示区域含气页岩层中部薄、四周厚的可能原因。(6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读我国某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风力、流水、冰川、波浪四种外力中,图示地区受________和________作用明显。这两种外力不仅影响图示地区,而且对我国的广大地区都有影响。它们的侵蚀和沉积作用塑造了我国多样的地表形态。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写出两种在它们作用下形成的典型沉积地形。
(2)图示区域最可能位于我国的                                   (  )。
A.湖北省B.河北省
C.吉林省D.广东省
(3)从图中气候资料来看,此地最冷月与最热月的温差超过________℃,比同纬度的多数地区温差都大,造成此地温差大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4)甲、乙、丙、丁四地段中,最应退耕还林(草)的是哪个地段?简述理由。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读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洪水一片,枯水一线”是鄱阳湖的真实写照。2012年1月6日,鄱阳湖都昌水文站观测到的水位为7.95米,跌破1952年该站有实测水文资料以来的历史最低水位,面积只为丰水期的1/20;鄱阳湖大幅“瘦身”,部分湖区变成了“大草原”。
材料二 下图为鄱阳湖区域图。

材料三 据报道,江西省拟在鄱阳湖入长江口处建一座长2.8千米的大坝,以控制鄱阳湖水量。

(1)试分析鄱阳湖“瘦身”的主要原因。
(2)简要评价材料二所示区域大力发展炼铜工业的有利条件以及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3)拟建鄱阳湖大坝最主要的目的是什么?
(4)对于这一建坝计划,你是否赞同?请说出理由。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图为一组剖面示意图,反映了我国华北某地区土地利用状况由图1→图4时期的历史变化过程(图1时期→图4时期气候变化甚微,可忽略不计;图中河流断面位于中游处)。读图,完成小题。

小题1:图4时期,图示河流断面处的河流年内径流量变化情况与图1时期相比,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A.丰水期流量增大,枯水期流量减少
B.年内径流量分配趋于均匀
C.洪峰流量及出现频率减少
D.夏秋季流量减少,冬春季流量增大
小题2:造成该河流下游地区洪涝灾害多发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  )。
①过度放牧致使草场涵养水源、调节径流的功能下降  ②围湖造田导致湖泊调蓄洪峰的能力降低 
③过度砍伐、开垦山地,地表植被减少,水土流失加剧 ④城市化面积扩大,加大了地表径流量和径流汇集的速度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3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某区域图,如图甲。

材料二 黄河干流①、②、③测站多年平均径流量(单位:亿立方米)。

(1)比较图中长城南北地形异同。(6分)
(2)试分析黄河干流①、②测站间多年平均径流量变化及其原因。(10分)
(3)根据图中M省矿产资源状况,推断其主要工业部门并简述工业发展可能造成的环境问题。(10分)
材料三  M省某城示意图。

(4)该城规划建设一大型重工业开发区,你认为在①、②两地中哪一地建设更合理。试说明理由。(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