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分)依据图文材料及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某沿海亚热带季风区人口约2万,面积为500平方公里,以农业为主,经济落后,交通不便;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区域最高

(20分)依据图文材料及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某沿海亚热带季风区人口约2万,面积为500平方公里,以农业为主,经济落后,交通不便;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区域最高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20分)依据图文材料及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某沿海亚热带季风区人口约2万,面积为500平方公里,以农业为主,经济落后,交通不便;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区域最高海拔为1428米。

(1)判断林业区与种植业区的空间分布,并说明理由。(8分)
(2)甲河相对于乙河没有形成明显的三角洲,试分析其原因。(8分)
(3)分析该地区开发矿产资源带来的有利影响。(4分)
答案

(1)(8分)林业区分布在甲河流域(虚线之外),(2分)理由:地势相对较陡,不利于种植业的发展,发展林业可保持水土,维持生态平衡;(2分)种植业区分布在虚线之内(乙河流域)(2分)理由:地势相对平坦,靠近城镇,利于耕作;(2分)
(2)(8分)甲河以林业为主,植被茂盛,河流含沙量小(2分);中上游湖泊众多,大量泥沙在湖泊沉积(2分);与乙河河口相比,受夏季海风影响大,海浪的侵蚀作用强(2分);甲河流速快,泥沙不易对堆积(2分);甲河流城镇少,人类的破坏作用小(2分);(任答4点)
(3)(4分)带动了经济的发展,加快了城镇化的进程;增加就业,有利于改善居民的生活水平;优化了产业结构;缓解了人地矛盾,有利于生态的良性发展;(答2点得4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林业区适合在山区,种植业区要求地势平坦,适合在平原。根据水系特征判断地形特点,根据地形地势分析农业区的分布。根据河流流向看,西部地势较高,虚线之外河流水系较密,河流支流多且短,说明分水岭多,地势起伏大,坡度相对较陡,所以林业区分布在虚线之外(以西以南)。从生态效益看,山区发展林业可保持水土,维持生态平衡。
(2)河口是否形成三角洲及其大小,首先是看河流携带泥沙情况,其次是河口河流的流速,再次看海陆相互作用。据上题分析,甲河流域主要是以林业为主,说明植被茂盛,覆盖率高,所以河流含沙量本来就小,再仔细观察,在甲河中上游,湖泊众多,有泥沙也大部分在湖泊沉积了,到河口泥沙已经很少。从海陆相互作用来分析,与乙河口相比,甲河口,海域较开阔,受夏季海风影响大,海浪的侵蚀作用强,泥沙不易沉积。
(3)开发矿产资源的有利影响主要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来分析。经济效益有带动了经济的发展,优化了产业结构,加快了城镇化的进程。社会效益有增加就业,有利于改善居民的生活水平。环境效益有缓解了人地矛盾,有利于生态的良性发展。
举一反三
下表为“部分国家和地区稀土储量、产量和消费量占世界百分比统计表”。据此完成小题。
国家
储量百分比(%)
产量百分比(%)
消费量
百分比(%)
中国
36
97
41
美国
13
0
13
日本
0
0
26
其他
51
3
20
小题1:我国稀土资源储量占世界的总量20世纪70年代为74%,但到2009年仅占36%,产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①世界稀土资源的储量基数提高 ②世界其他国家稀土资源的开采量增多 
③我国稀土资源的过度开采    ④我国稀土资源消费量下降
A.①④         B.②④
C.①③D.②③
小题2: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我国在稀土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应采取的合理措施是(  )
①减少初级产品的出口       ②针对稀土资源储量丰富的优势大力开采 
③对稀土资源进行保护性开采 ④进一步扩大稀土资源在世界的出口份额
A.①③B.②④
C.①④D.②③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读“我国两城市的甲乙两家庭(人口、住房、收入等条件相当)各月用电量比较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家庭用电量与所在地气候状况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地气温最高都在7月份B.两地气温最低都在1月份
C.甲所在地区大陆性强D.乙所在地区大陆性强
小题2:我国是能源消费大国,而核电所占比重小。我国发展核电最大可能是
A.解决能源短缺B.减少碳排放量
C.降低我国发电总量D.缓解热岛效应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山西省是我国能源资源大省,为进一步发展山西经济,使资源大省转变为经济大省,调整产业结构势在必行。下图为山西省煤炭综合开发图。读图完成小题。

小题1:利用煤炭资源加工增值,提高经济效益的办法不包括           (  )。
A.发展电力工业B.发展化学工业
C.降低煤炭运输成本D.发展有色冶金工业
小题2:山西省产生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源是                           (  )。
A.露天开采B.矿区道路的铺设
C.不法分子私开矿井D.重化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
小题3:山西省资源丰富,煤炭产量大,经济发展水平却较低,其重要原因是(  )。
A.能源工业的投资比重较小
B.工业结构长期以单一原煤生产和输出为主
C.煤炭工业投资比重过大
D.煤炭质量不高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36分)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贵州地形与主要矿产资源分布示意图(图1)、贵阳气候基本数据统计图(图2)

图1                                    图2

图3
(1)描述贵州省的地理位置特点。(4分)
(2)从地形、气候角度说明自然条件对贵州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10分)
(3)结合图l,指出图3中甲、乙、丙的含义。(3分)
甲:       、乙          、丙           。
贵州省近年来减少了初加工产品的外销,更多地采用图3中的“右侧战略”(虚线右侧)。
(4)简评这种开发战略对该区域发展的影响。(8分)
材料二  2014年1月,国家级开发区——贵安新区在贵阳和安顺之间正式成立。我国三大电信运营商在此设立云计算中心,中关村科技园、搜狐、百度、京东等企业落户此地,贵安大数据产业基地初具雏形。
(5)根据材料二概括贵安大数据产业基地赢得的有利发展条件,结合所学指出该产业基地为吸引企业入驻应进一步采取的措施。(11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以下是记者对我国某地相邻的两个村书记的采访记录,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这两个村可能位于我国的(    )
A.四川盆地B.华北地区  C.江南丘陵D.云贵高原
小题2:有关两村农业发展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甲村依靠的是现代化农业技术,而乙村经营粗放
B.甲村生产多样化,而乙村生产单一
C.甲村的生态破坏比乙村严重
D.甲村以二、三产业为主,乙村以一、二产业为主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