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下图为我国甲、乙两省的重点旅游资源分布图。材料二 下表为甲、乙两省2008年旅游业数据统计表。(1)简要分析甲、乙两省旅游资源的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下图为我国甲、乙两省的重点旅游资源分布图。材料二 下表为甲、乙两省2008年旅游业数据统计表。(1)简要分析甲、乙两省旅游资源的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我国甲、乙两省的重点旅游资源分布图。

材料二 下表为甲、乙两省2008年旅游业数据统计表。

(1)简要分析甲、乙两省旅游资源的差异。(4分)从自然方面分析夏季到甲省旅游应注意的安全问题。(2分)
(2)分析甲、乙两省旅游业发展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及甲省2008年旅游收入明显下降的原因。(4分)
答案

(1)甲省旅游资源数量丰富;类型多样;质量高。(2分)相比之下,乙省旅游资源数量较小。(2分)夏季到甲省旅游应注意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和洪涝等灾害。(2分)
(2)乙省地处经济发达地区,交通便捷,离客源市场近;相比之下,甲省地处西南山区,离客源市场较远。(3分)甲省2008年旅游收入明显下降是受汶川大地震的影响。(1分)
解析

举一反三
发展旅游应注意的主要问题是(    )
A.保护旅游区的地理环境B.注意交通安全
C.注意保持体力D.注重人文景观的建设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分)结合图文资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2010年8月,中国大陆六个丹霞地貌风景区“捆绑”组成的“中国丹霞”世界自然遗产申报项目,正式通过联合国世界遗产委员会审议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中国丹霞”由丹霞山、赤水、泰宁、莨(Lthng)山、龙虎山(包含龟峰)、江郎山六处丹霞地貌景区组合而成,丹霞山是其中最典型的代表。这些地貌大体来看呈红色,是出露在地表的红色砂砾岩经过长期的外力作用从而形成的山峰和奇岩怪石的特殊地貌。
“中国丹霞”捆绑申报世界遗产的成功,使得这一地球演化史中形成的特殊地质地貌更加为世人所瞩目,也对中国如何进一步保护和开发好这些“人类共同的财富”提出了更高的挑战。

(1)分别指出中国大陆六个丹霞地貌风景区所位于的省区:(6分)
                (赤水)
                 (蒗山)
               (丹霞山)
               (龙虎山)
                (泰宁)
               (江郎山)

(2)红色砂砾岩在岩石三大类成因类型中属于              岩,图示地区的红色砂砾岩发育成丹霞地貌所经受的外力作用主要是        (两种外力作用即可)。(6分)
(3)指出“中国丹霞”捆绑申报世界遗产地所在区域的主要自然植被,并结合图8,简要描述丹霞地貌的景观特征。(8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0分)旅游地理
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海南省2009年各月接待游客数量统计表。

材料二 三亚市拥有海南岛最美丽的海滨风光,被称为“东方夏威夷”。在约禹百公里的海岸线上密布亚龙湾(又称“天下第一湾”)、大东海、鹿回头公园、天涯海角、海山奇观、南山文化旅游区等闻名中外的旅游景点。下面为三亚市旅游景区分布图。

(1)简析海南省接待游客数量的季节特征,并说明其原因。(4分)
(2)根据题中所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对三亚市旅游资源开发条件做简要评价。(6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黄山是我国闻名的旅游胜地。分析下列图表,回答下列问题(10分)

2008年外省市游客构成情况调查表
客源地
游客比例(%)
 
客源地
游客比例(%)
广东
14.03
 
北京
6.72
浙江
13.81
 
江西
5.22
上海
10.82
 
湖南
4.10
江苏
8.96
 
福建
2.99
湖北
8.21
 
其他
20.14
(1)黄山从旅游资源的类型看主要属于           旅游资源。黄山景区无处不景,无景不奇,以奇松、怪石、       、温泉“四绝”著称于世,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和自然遗产名录。(2分)
(2)归纳黄山市旅游国内客源地的主要特点。(2分)
(3)简述黄山旅游资源开发的有利区位条件。(3分)
(4)黄山把屯溪区作为接待黄山游客的主要住宿地,其主要原因是什么?(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地理——旅游地理】(10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春节既是我国重大的传统民族节日,也是旅游的黄金季节。据统计,春节期间是我国东北地区和海南岛一年中旅游最主要的旺季。
(l)从上述材料可知,旅游具有明显的                特点。(2分)
(2)运用相关知识,分析东北地区和海南岛对我国旅客具有强烈吸引的主要原因。(8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