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灾害在一定区域内的群发程度为自然灾害灾次比(ZC),ZC=m/M式中m为某县域某一年段内自然灾害发生次数,M为全国某一年段内自然灾害发生次数。读“1949年

自然灾害在一定区域内的群发程度为自然灾害灾次比(ZC),ZC=m/M式中m为某县域某一年段内自然灾害发生次数,M为全国某一年段内自然灾害发生次数。读“1949年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自然灾害在一定区域内的群发程度为自然灾害灾次比(ZC),ZC=m/M式中m为某县域某一年段内自然灾害发生次数,M为全国某一年段内自然灾害发生次数。读“1949年~1990年中国自然灾害灾次比”图,完成17-19小题:

小题1:图中,最大的分异是
A.东西分异B.中部向南北分异
C.南北分异D.中部向东西分异
小题2:图中,发生灾害次数最多的地区是
A.青藏高原B.内蒙古高原C.东北地区D.江淮地区
小题3:贵州、广西喀斯特地貌区自然环境恶劣,但灾害的次数发生少,说明
A.灾害的发生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好坏无关
B.贵州、广西可以移入人口,进一步发展经济
C.经济发展程度越低,发生灾害的频率就少
D.贵州、广西的自然环境保护得较好

答案

小题1:A
小题2:D
小题3:A
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地理图表的判读能力。根据图示:我国东部地区自然灾害的灾次比高,中西部相对较低,所以图中最大的分异为东西分异。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小题2:根据图示:图中自然灾害的灾次比高于6.5的地区主要位于江淮地区,或者说江淮地区的自然灾害灾次比都比较高。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小题3:贵州、广西喀斯特地貌区自然环境恶劣,但是灾害的次数发生少,这说明灾害的发生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好坏无关。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率低,不代表环境人口容量大,该地自然环境恶劣,环境人口容量有限,不适宜大规模移入人口。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举一反三
沙尘天气分为浮尘、扬沙、沙尘暴和强沙尘暴四类。
浮尘:尘土、细沙均匀地浮游在空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公里的天气现象。扬沙:风将地面尘沙吹起,使空气相当混浊,水平能见度在1公里至10公里以内的天气现象。沙尘暴:强风将地面大量尘沙吹起,使空气很混浊,水平能见度小于1公里的天气现象。强沙尘暴:大风将地面尘沙吹起,使空气很混浊,水平能见度小于500米的天气现象。

(1)从上述材料看,引起沙尘天气必备条件是什么?
(2)沙尘天气的强弱决定于什么?
(3)我国北方沙尘暴天气多发生在什么时段?原因是什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8月以来,我国甘肃舟曲、四川绵竹和汶川、云南贡山等地相继发生山洪泥石流灾害。而连续的暴雨给救灾又带来困难。

(1)上述三个泥石流发生地,在地理位置上有什么共同之处?(2分)
(2)试分析该地区泥石流频发的原因。(8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监测显示,截至2010年1月23日下午16时,渤海和黄海北部海域的海冰范围达四点六万平方公里,其中,渤海海冰分布面积占渤海总面积的百分之五十一。这次海冰灾害持续时间长、范围广、冰层厚。阅读材料,回答21、22题。
小题1:造成此次海冰冰情严重的主要原因是 
A.锋面雨带长时间滞留B.反气旋长时间控制该区域
C.寒潮影响时间长D.北冰洋海冰向南漂移降温所致
小题2:此次海冰灾害主要影响是 
①内河航运   ②北煤南运 ③淡水养殖 ④海岛居民生活
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10年6月21日江西抚河唱凯堤某处理坝发生决提,对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读唱凯堤部分坝示意图(图2),回答3~5题。

小题1:据图2分析,a、b、c、d四处堤坝发生决堤的是   (   )
A.aB.bC.cD.d
小题2:江心沙洲的形成原因是                                         (   )
A.流水侵蚀B.流水堆积C.地壳上升D.火山喷发
小题3:决堤发生后,当地政府可采取的应急措施是                       (   )
①围堵缺口,加固堤坝   ②在抚河流域植树造林
③退耕还湖,河道清淤   ④组织当地居民紧急撤离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读图3,回答8~9题。

图3
小题1:舟曲主要的生态问题是          (   )
A.泥石流B.水土流失C.草地退化D.盐渍化
小题2:舟曲主要生态问题产生的人为原因最可能是    (   )
A.夏季多暴雨且地形崎岖B.乱砍乱伐森林
C.不合理灌溉D.过度放牧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