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5一自然灾害与防治】 2012年9月7日,云南省彝良县与贵州省威宁自治县交界地区连续发生里氏5.7级(震源深度14公里)和5.6级(震源深度10公里)的地

【选修5一自然灾害与防治】 2012年9月7日,云南省彝良县与贵州省威宁自治县交界地区连续发生里氏5.7级(震源深度14公里)和5.6级(震源深度10公里)的地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选修5一自然灾害与防治】
2012年9月7日,云南省彝良县与贵州省威宁自治县交界地区连续发生里氏5.7级(震源深度14公里)和5.6级(震源深度10公里)的地震。震中附近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205人。地震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震后,连续多日的阴雨天气和多地发生滑坡。严重影响救援工作的顺利开展。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5分)

(1)据材料分析,此次地震震级不高但破坏性大的原因。(9分)
(2)简述为减小地震灾害带来的损失应采取的措施。(6分)
答案

(1)①震源浅,两次地震产生叠加影响;②建筑物抗震强度低;③震中附近人口密度较大。 (9分)
(2)加强监测预警及人们的防灾减灾意识;提高建筑物的抗震强度;地震发生后,迅速制定救援方案应对。(6分,其它合理答案可酌情给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地震的破坏性强弱的影响因素有:①地震震级本身的大小;②震源深度;③震中距,即离震中的距离大小;④离地表破裂带的距离;⑤当地的土质,岩性等地质条件;⑥房屋建筑物的质量。依据材料可知:此次地震震级并不高,但是震源深度只有十几公里,比较浅,故破坏性大;而且是连续发生,当两次地震叠加时,破坏性会增大。材料中提到“震中附近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205人。”说明人口密集区离震中较近,即震中距较小,且人口密度较大,故破坏性大。根据图中提到的地震发生位置:横断山区附近。此处位于板块交界处附近,地壳运动活跃,地质条件差,故破坏性大。因当地经济条件落后,故建筑物质量较差,故破坏性大。材料中还提到“震后,连续多日的阴雨天气和多地发生滑坡。”说明地震引发了滑坡等次生地质灾害,不仅会影响救援,还会增大地震所产生的危害。
(2)针对地震破坏性强弱的影响因素和所产生的危害,加上地震的不可抗拒性,故在减小地震灾害带来的损失时要注意做到:加强监测预报,并有提前做好的应急措施,做到应急物资的准备,在地震发生后,迅速进入救援状态;提高人们对地震的防灾减灾意识,减小在地震发生的短时间里做好自我应对;在建设时,依靠科技,加强建筑物的抗震能力。
举一反三
(10分)【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
石漠化是指地表植被遭破坏,基岩裸露或砾石堆积的土地退化现象。贵州是我国西南石漠化面积最大的省区。
(1)分析贵州石漠化的成因(6分)
(2)列举出四种与石漠化相关联的自然灾害。(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0分)【自然灾害】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2年3月6日(农历正月十四),受强冷空气影响,预计渤海海域将出现l969年以来最强的
一次温带风暴潮过程。
材料二  2007年3月4日潮水水位增长预报图。
(1)简述渤海湾本次风暴潮灾害的分布特点。并说明影响风暴潮的主要因素是什么?(6分)
(2)试分析本次风暴潮可能产生的危害。(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自然灾害与防治】自2013年以来东北经受秋雨多、冬雪大,加之春季气温低、回暖晚的影响,农业生产面临到前所未有的压力与挑战。如图示意2013年4月某日东北某地备耕土地的渍涝景观。据此回答问题。

(1)分析该地2013年春涝严重的自然原因。(6分)
(2)指出春涝对农业生产的主要危害,并简述减轻春涝危害的主要措施。(9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受自然及人类活动的影响,我国的自然灾害存在明显地域
分异。下图为我国某地区农作物熟制分布图。读图回答问题。

(1)影响该地区农作物熟制差异的最根本因素是什么?(2分)
(2)对比说明A、C两区域自然灾害的类型与防治措施的差异。(8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读中亚地区某河流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变化情况示意图,完成下面问题。

小题1:该流域最可能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是
A.水土流失B.土地荒漠化
C.生物多样性的锐减D.草场破坏
小题2:有关该地区说法正确的是
A.沙尘暴强度增大,频率降低
B.草地面积增长幅度较小
C.河流含沙量增大
D.气温日较差减小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