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常常会导致地面塌陷,2012年以来,继湖南益阳出现600多处塌陷后,北京、江苏、安徽、浙江、上海、黑龙江等多地相继出现路面塌陷事件。据此回答

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常常会导致地面塌陷,2012年以来,继湖南益阳出现600多处塌陷后,北京、江苏、安徽、浙江、上海、黑龙江等多地相继出现路面塌陷事件。据此回答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常常会导致地面塌陷,2012年以来,继湖南益阳出现600多处塌陷后,北京、江苏、安徽、浙江、上海、黑龙江等多地相继出现路面塌陷事件。据此回答题
小题1:与导致地面塌陷无关的原因是
A.过度开采地下水B.采矿或工程建设C.流水溶蚀作用D.高强度垦殖
小题2:下列措施中能有效防止地面塌陷的是:
A.雨季实施地下水回灌B.多建高层建筑
C.矿区及时复垦D.改进耕作方式

答案

小题1:D
小题2:A
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地面塌陷是由于地表的支撑力不足以支撑地表的重量。一般过度开采地下水、采矿或工程建设 、流水溶蚀作用都可导致地面塌陷。  
小题2:防止地面塌陷首先要增加支撑地表的力度。雨季实施地下水回灌增加了支撑地表的力度减轻地表塌陷的发生;多建高层建筑增加了地表塌陷的几率;矿区及时复垦、改进耕作方式只是改变地表形态并不会增加地表塌陷的发生几率。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学生可由地表塌陷扩展到当今世界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当今世界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危害及解决措施主要有:①气候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沿海地区被淹没、生态系统的调整可能导致自然灾害增加,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提高能源利用的技术和效率,采用新能源,植树造林。②臭氧层破坏使到达地面的太阳紫外线辐射增加,直接危害人体健康;对生态环境和农、林、牧业造成破坏;减少并逐步禁止氟氯烃等消耗臭氧层物质的排放,参与国际合作保护臭氧层。ƒ酸雨蔓延使河湖水酸化,影响鱼类、森林和农作物生长;腐蚀建筑物和文物古迹、危害人体健康。减少人为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研究煤炭中硫资源的综合利用。④土地荒漠化使耕地沙化,丧失生产力,恢复自然植被,植树种林种草。人类面对一系列环境问题应树立可持续发展观思想、提高公众参与意识。
举一反三
由于我国特殊的地理位置,20世纪全球54起重大自然灾害中,我国占了8起。据此回答问题。
小题1:以上表述反映了我国自然灾害发生的特点是(    )
A.灾害种类多,但灾次较少B.灾害种类少,但灾次频发
C.灾害种类少,且灾次较少D.灾害发生频率高,种类多
小题2:下列自然灾害种类对我国危害严重的是(    )
①地震  ②干旱  ③洪涝  ④台风  ⑤风暴潮  ⑥火山  ⑦寒潮  ⑧泥石流
A.①②③④⑦B.①②③④⑤C.①②③④⑧D.②③④⑦⑧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影响我国的温带风暴潮主要发生在(    )          
A.春季和夏季B.夏季和秋季C.春季和秋季D.秋季和冬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读我国某种自然灾害分布略图,判断题。

小题1:这种自然灾害最有可能是
A.寒潮B.干旱C.台风D.洪涝
小题2:能快速有效地减轻上述自然灾害的措施是
A.建设水利工程B.营造海防林
C.改进耕作制度D.改进灌溉方法
小题3:①省区地与③省区地相比,具有的环境特征是
A.酸雨危害更严重
B.无霜期更长
C.日照时数更多
D.水源条件更优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5月12日,我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7.8级地震,造成大面积的山体滑坡,阻断交通,严重制约了救援进度。大震之后,频繁的强余震及持续的大雨随时可能诱发新的次生滑坡灾害,将进一步威胁被困灾民的生命安全。部分河流受滑坡堵塞形成堰塞湖。
材料二:

(1)地震造成地面受破坏的严重程度用      来衡量。其影响因素除震级之外还有哪些因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4分)
(2)除了泥石流以外,汶川地震还可能引发哪些次生灾害?(至少说出三种)(3分)
(3)材料一说明自然灾害具有哪些特点?         (1分)
(4)根据所学知识分析本次强烈地震发生的主要原因。(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04年8月12日20时,台风“云娜”在B地(属浙江省)登陆。13日,该台风减弱并向江西省移去(图5)。我国气象部门利用气象卫星、多普勒雷达站与自动气象站网组成气象综合探测系统,跟踪“云娜”自生成至消亡的全过程,并做出了及时、准确的预报。政府部门根据台风预报,对受“云娜”影响的危险地区,实施人员撤离等应急措施。“云娜”是此前半个世纪在浙江登陆的最强台风,造成的人员伤亡远少于以往各次强台风所造成的人员伤亡。

(1)说明该台风造成人员伤亡较少的主要原因。(2分)
(2)2004年8月12日下午,A、B两地的风向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说明该台风对涉及区域造成的重要影响。(6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