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分)环境保护2013年3月,武汉市环保局发布的《2012 武汉市环境状况公报》显示,城区湖泊水质较往年有所好转,但形势不容乐观(如图)。2012年武汉市评

(10分)环境保护2013年3月,武汉市环保局发布的《2012 武汉市环境状况公报》显示,城区湖泊水质较往年有所好转,但形势不容乐观(如图)。2012年武汉市评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0分)环境保护
2013年3月,武汉市环保局发布的《2012 武汉市环境状况公报》显示,城区湖泊水质较往年有所好转,但形势不容乐观(如图)。2012年武汉市评选出“十大突出问题”,“湖泊保护和污染”位列其中。下图为武汉市主要湖泊(水库)水质类别构成比例。
2012年,武汉市平均降水量为1287.9mm,折合降水总量109.39亿m3,比上年增加33.3%。

(1)请列举城市湖泊的主要污染源。(4分)
(2)从自然和社会经济两个方面分析2012年武汉湖泊水质好转的原因。(6分)
答案

(1)城市生活垃圾、生活废水(2分)、工业(生产)污水、废弃物等(2分)
(2)2012年降水偏多,湖水水量增大,自净能力大幅提升。(2分)政府大力治理,对湖泊进行清淤、截污(或答污水排放量减少),修复湖泊生态环境。(2分)政府加强了宣传教育,人们的环保意识增强。(2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城市湖泊的主要污染源有城市生活垃圾、生活废水、工业生产排放的污水、废弃物等。
(2)2012年武汉湖泊水质好转,从自然角度看,2012年降水偏多,湖水水量增大,自净能力大幅提升。 从人为因素看,政府大力治理,对湖泊进行清淤、截污,排入湖泊的污水量减少,修复湖泊生态环境。政府加强了宣传教育,人们的环保意识增强。
举一反三
(10分)【环境保护】
人类生产生活中的废水,不加处理,任意排放,常造成严重的水质污染,从而破坏了水体环境。下图是黄河中游某支流一水文站流量和污染程度的实测结果,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分析,河流流量与河水污染程度有何关系。(4分)
(2)你认为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减轻该地的水污染。(6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图为一组剖面示意图,反映了我国华北某地区土地利用状况由t1时期→t4时期的历史变化过程(t1时期→t4时期气候变化甚微,可忽略不计;图中河流断面位于中游处)。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t4时期图示河流断面处的河流年内径流量变化情况与t1时期相比,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夏秋季流量减少,冬春季流量增大
B.区内径流量分配趋于均匀
C.洪峰流量和出现频率减少
D.丰水期流量增大,枯水期流量减少
小题2:造成该河流下游地区洪涝灾害多发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①过度放牧致使草场涵养水源、调节径流的功能下降 
②围湖造田导致湖泊调蓄洪峰的能力降低 
③过度砍伐、开垦山地,地表植被减少,水土流失加剧 
④城市化面积扩大,加大了地表径流量和径流汇集的速度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环境保护】(10分)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1年中华环保民间组织可持续发展年会于11月6—7日在广州成功召开,国家环境保护部总工程师万本太透露,目前,我国环境污染仍然严重,全国1.5亿亩耕地受到污染,一成耕地重金属超标,仅2011年1—8月,就发生了11起重金属污染事件。
材料二: 重金属污染,是威胁人类身体健康的“隐形杀手”,尤其是农产品重金属污染已是全国性问题。粮食每年因此减少1000万吨,受污染1200万吨,两项合计每年至少损失200亿元。
(1)重金属污染主要是由采矿、废气排放、污水灌溉和使用重金属制品等          因素所致。如日本的水俣病是由          污染引起的。(2分)
(2)人们为什么称重金属污染为“隐形杀手”?(4分)
(3)我国应该如何进行重金属污染的防治?(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一般规定一天内能够观测到大雾或雾凇均统计为一个雾日。读陕西省的年平均雾日分布图(左图)和陕西省三地的月平均雾日分布图(右图),回答下列各小题。

小题1:陕西省12月份雾日最多的地方是
A.宝鸡B.西安C.宜君D.榆林
小题2:关于图中地区雾日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西安地处渭河谷地多雾天
B.宜君多雾主要是城市热岛效应的影响
C.石泉地处黄土高原边缘,地形抬升而多雾
D.榆林地区气候湿润大雾日少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噪声污染按噪声源性质的不同,大致分为交通噪声污染、工业噪声污染、建筑施工噪声污染和社会生活噪声污染四大类型。适合人类生存的最佳声音环境为15至45分贝,而60分贝以上的声音就会干扰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读我国重点城市各类功能区噪声监测(声环境质量达标率)的统计表,回答问题。(10分)
年份
功能区
类 别
Ⅰ类
(居住区)
Ⅱ类
(混合区)
Ⅲ类
(工业区)
Ⅳ类
(交通干线
两侧区域)








2009
达标率(%)
78
57.2
81.7
65.8
94.8
74.3
76.2
44.3
2010
达标率(%)
83.2
68.6
87.3
76.8
92.3
81.1
83.5
53.6
(1)据表概述重点城市功能区2010年较2009年的声环境质量达标率的变化特点。(6分)
(2)简要说明增加城市声环境质量监测点的必要性。(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