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在太平洋中有这么一个“作品”,叫“太平洋垃圾旋涡”——基本上是由废塑料物品和碎片构成的浮动的版图。据研究人员统计,全球每年生产1亿吨塑料制品,其中10%的最

目前在太平洋中有这么一个“作品”,叫“太平洋垃圾旋涡”——基本上是由废塑料物品和碎片构成的浮动的版图。据研究人员统计,全球每年生产1亿吨塑料制品,其中10%的最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目前在太平洋中有这么一个“作品”,叫“太平洋垃圾旋涡”——基本上是由废塑料物品和碎片构成的浮动的版图。据研究人员统计,全球每年生产1亿吨塑料制品,其中10%的最终“归宿”是大海,而太平洋上这处“旋涡”是最集中的“垃圾场”(见图19中甲所示),面积可达343万平方千米,中心最厚处达30米。这种“垃圾旋涡”所产生的危害已引起很多国家与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
 
(1)简述图示“垃圾场”垃圾的主要来源地和“垃圾旋涡”旋转的方向。(4分)
(2)概述图示“垃圾场”分布的大致范围,并分析大量塑料垃圾在甲海域聚集的主要原
因。(8分)
答案
(1)主要来源于美国西海岸和日本沿海(北太平洋东、西沿岸海域或北太平洋的沿岸地区和海上作业与航船)。呈顺时针方向旋转。(4分)   
(2)范围:北太平洋中低纬区域的中部海域(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带附近的中心海域)。(2分)原因:进入北太平洋海域的塑料垃圾,随洋流进入北太平洋中低纬环流系统中,(2分)由于该系统处于北太平洋的副热带高压带控制下,中部海域风力微弱,(2分)因此,海洋塑料垃圾大多被卷入洋流系统内部,汇聚并缓慢地旋转。(2分)
解析

举一反三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据报道,2007年9月下旬由于农作物秸秆焚烧和逆温天气影响,济南市环境空气质量明显下降,空气污染指数曾连续3天在全国47个重点城市中排名第一。2008年秋收期间,全省范围内实施了“禁烧”措施,空气质量较往年同期有显著改善。
材料二:为了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对农作物秸秆可进行综合开发。具体的做法是:
(1)用机械将秸秆加工成颗粒状,运用活性酶酵化分解技术生产饲料,替代粮食饲料,发展畜牧业;(2)在畜牧业发展的同时,发展饲料加工、有机肥料加工、畜产品加工等相关产业;(3)减少直接用作饲料的数量,通过动物消化成优质肥料。
(1)我省部分地区农村秸秆燃烧率曾高达80%以上燃烧秸秆将会产生哪些负面效应?(6分)
(2)请将下列内容的各字母代号填入下图的空格内。(4分)
A.过腹还田B.发展畜牧业C.优质饲料D.消灭害虫卵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7.关于城市大气污染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城市人口密集,呼吸过程中排放大量二氧化碳
B.居民燃烧煤炭等燃料做饭和取暖,排放大量烟尘和废气
C.工矿企业燃烧煤炭,排放大量烟尘和废气
D.汽车、飞机、火车等各类交通工具排放大量尾气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09年3月28日,全球上千个城市,在当地时间20点30分至21点30分熄灯一小时,以此响应世界自然基金会发起的“地球一小时”活动,结合图,完成下面试题

1.该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熄灯先后顺序是:旧金山、堪培拉、北京、雅典、伦敦
B.昼长由长到短顺序是:堪培拉、雅典、旧金山、北京、伦敦
C.日出先后顺序是:堪培拉、北京、雅典、伦敦、旧金山
D.自转速度大小顺序是:堪培拉、雅典、旧金山、北京、伦敦
2.该活动主要出发点是应对
A.酸雨危害  B.光化学烟雾  C.全球增温  D.臭氧层破坏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我国东南部某城市,随着经济的发展,出现了一些环境问题。根据下述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4)题。
资料一:气溶胶粒子是指固体粒子、液体粒子或它们在气体介质中形成的悬浮体。大气中某些气溶胶粒子达到一定程度时,可形成混浊天气现象,造成大气污染。
资料二:某城市三监测站各月平均混浊天气日数图

资料三:某城市主要区域污染源排放比例图

(1)该市混浊天气出现日数最多的是_____ _月,出现日数最少的是_______月。
(2)出现混浊天气的主要原因是______    __  (填正确项字母)。
A.大量工业废气的排放B.交通运输工具的增多C.连续的阴雨天气
D.近地面存在逆温现象 E、城市森林覆盖率高
(3)该市SO2污染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是______               ___。分析原因。
(4)防治该市大气污染可采取哪些措施?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我国空气质量周报采用空气污染指数(API)的形式报告。API越大,污染就越严重,环境质量就越差。监测的项目主要有:总悬浮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
小题1:下列现象可能促使API增大,导致污染加重的是   
①无风天气 ②大风多雨 ③空气对流强烈 ④盆地地形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③④
小题2:有关大气污染对城市气候产生的影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总悬浮颗粒物增多使城市形成热岛
B.污染物增多使城市雨岛效应降低
C.二氧化硫增多使城市光照增强
D.氮和硫氧化物增多使城市易降酸雨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