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为湖南省南部某山区县1961~2001年有关情况的统计资料,读后回答下列问题。 1961年2001年耕地面积(k㎡)400521森林覆盖率(%)36.792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下表为湖南省南部某山区县1961~2001年有关情况的统计资料,读后回答下列问题。
| 1961年
| 2001年
| 耕地面积(k㎡)
| 400
| 521
| 森林覆盖率(%)
| 36.79
| 20.46
| 气温年较差(℃)
| 24.1
| 27.6
| 年降水量(mm)
| 1 369
| 1 087
| 雨季地表径流量(亿)
| 7.1
| 8.2
| 水土流失面积(k )
| 31
| 68
| 粮食总产量(万吨)
| 9.6
| 11.9
| 人口(万)
| 21.5
| 40.1
| (1)40年来,该县耕地、森林覆盖率的变化为_____________,造成当地农民不断开荒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0年来,该县降水量减少20%,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虽然降水量减少,但雨季地表径流量反而增加,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40年来,该地水土流失面积扩大2倍多,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当地的人地关系状况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改善当地人地关系的基本策略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
(1)耕地扩大、森林减少 人口增长过快 (2)森林被大量砍伐,蒸腾作用减弱 植被破坏,涵养水源能力下降,下渗量减少 (3)毁林开荒,农村生活能源缺乏 矛盾突出(日趋紧张) (4)控制人口增长 大力发展林业等多种经营 |
解析
降水量减少但雨季径流反而增加,这从反面体现了植被在涵养水源方面的重要作用。 |
举一反三
读A、B、C三图,回答问题。 A
(1)A、B、C三图都表示我国不同地区的立体农业模式,其中A模式分布在________地区,B模式分布在____________地区,C模式分布在______________地区。 (2)A、B、C三种立体农业模式,在国土整治中都遵循的共同原则是_______________。 (3)写出三种模式的名称: 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__。 (4)A、B、C三种立体农业模式,有哪些经济和环境效益? |
南方低山丘陵区许多地方农民使用沼气,沼气的使用,不仅解决了农村燃料不足的问题,而且有利于环境改善。 |
读下图及文字材料,回答问题。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生态农业布局的国家。很早以前,我国劳动人民就学会了利用桑叶喂蚕、蚕沙(蚕粪)养鱼、塘泥肥桑的方法,创造了“桑基鱼塘”这种古老的生态农业模式。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桑基鱼塘”这种农业布局也得到了不断完善和发展。现在我国一些地区的人们改变以蚕沙直接下鱼塘的老办法,将蚕沙、人畜粪便、秸秆、杂草、树叶等投入沼池内发酵,制成沼气作为燃料,然后再用沼渣喂鱼。这样,就把传统的“桑—蚕—鱼”农业结构,变成了“桑—蚕—气—鱼”的新型农业结构。 (1)按农业地域类型,“桑基鱼塘”属于___________农业,这种农业类型能使_________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将农业与副业生产紧密联系,取得了___________效益、社会效益和_____________效益的统一。 (2)该文化景观属于()A.自然景观 | B.物质文化景观 | C.精神文化景观 | D.非物质文化景观 | (3)该系统景观是一个人类活动顺应___________规律,并充分利用___________的生动例证。 (4)“桑基鱼塘”最早出现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后来太湖平原等地也逐渐出现了这种生态农业形式,在文化扩散上这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扩散,扩散的前提条件是后来的地区与珠江三角洲有着相同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关于东北平原的叙述,正确的是()A.东北平原分布于黑龙江、吉林和辽宁三省境内,地势北高南低 | B.夏季热量充足,日照时间长,能够满足玉米生产所需的热量条件 | C.是我国冬小麦、甜菜、大豆、玉米等农作物的最大生产基地 | D.冬季气候寒冷,土地冻结对来年春天农业生产、作物播种和生长不利 |
|
东北地区的气候类型是()A.暖温带半干旱季风气候 | B.中温带半干旱大陆气候 | C.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 | D.寒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 |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