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回答问题。(6分)(1)简述导致城市气温高于郊区,形成城市热岛的主要原因?(2分)(2)在图中用粗线标出城市与郊区之间的热力环流的方向。(1分)(3)上图中

读图回答问题。(6分)(1)简述导致城市气温高于郊区,形成城市热岛的主要原因?(2分)(2)在图中用粗线标出城市与郊区之间的热力环流的方向。(1分)(3)上图中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读图回答问题。(6分)

(1)简述导致城市气温高于郊区,形成城市热岛的主要原因?(2分)
(2)在图中用粗线标出城市与郊区之间的热力环流的方向。(1分)
(3)上图中若在郊区甲地建设卫星城或建设有大量大气污染物排放的工厂,是否合理,(1分)并说明原因?(2分)
答案

(1)城市人口集中,工业发达,居民生活、工业生产、交通工具大量消耗矿物燃料,释放大量的人为热量;城市建筑层数高而密不易通风散热;城市下垫面比自然下垫面热容量小。(答出第一条即可得2分,若只回答后两条中的其中一条只得1分)
(2)图略
(3)不合理。工厂排出大气污染物或卫星城排出大气污染物会从近地面流向城市,加剧城市污染和相互污染
解析

(1)热岛效应产生的原因是城市人口数量多、工业集中,城市人多,车多,工厂多,排放大量的废热,导致城市的温带高于郊区。
(2)城市温度高,气流上升,郊区温度低,气流下沉。
(3)本题考查热岛环流对城市工业布局的影响。污染工业应布局在城市热岛环流之外。如果布局在热岛环流之内,则工厂排出大气污染物或卫星城排出大气污染物会从近地面流向城市,加剧城市污染和相互污染。
举一反三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乙地气温高达40℃以上,其成因解释不正确的是
A.盆地地形,不易散热B.沙漠地表,增温较快
C.副高控制,气流下沉增温D.气候干燥,太阳辐射强烈
小题2:对图中高温区域进行有效监測,可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手段是
A.遥感B.地理信息系统C.全球定位系统D.数字地球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如果氢气球充气时接近饱和状态,升空后不久便会爆裂,主要原因是   
A.由于升空后气温降低,气球收缩而破裂
B.由于升空后气温升高,气球膨胀而破裂
C.由于升空后空气密度减小,气压降低,氢气球膨胀而破裂
D.由于升空后空气密度增大,气压升高,氢气球因外界压力太大而破裂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城市与对流层高度的连线,正确的是:             
A.新加坡、吉隆坡──17~18千米  
B.北京、南京──17~18千米
C.长春、沈阳──8~19千米   
D.莫斯科、乌兰巴托──7~8千米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图左为我国某地区的热力环流剖面图,右为该地区近地面与600米高空垂直气压差的分布状况。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有关气压分布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②地气压高于①地B.高空同一等压面的分布高度③地比④地高
C.④地气压高于③地D.近地面同一等压面的分布高度①地比②地低
小题2:下列说法可能的是  (   )
A.a地风向为西北风B.c地风向为西南风
C.b地阴雨天气D.d为下沉气流
小题3:若该热力环流为某城郊热力环流,不考虑盛行风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处房价比甲处低B.甲处可能为城区
C.火电厂宣建在离市中心16千米之外D.城市绿化带应建在离市中心18千米处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如果该图为大气环流模式,S线代表地球表面,则(   )
A.E处气温比H处高B.F处气压比G处低
C.气流②自西向东运动D.E处的高度可达120千米
小题2:如果该图为海陆间水循环模式图,S线代表地球表面,则(   )
A.环节①参与地表淡水资源补给
B.环节②是陆地自然带形成的基础
C.环节③使大洋表层海水的盐度降低
D.环节④的运动距离与下垫面无关
小题3:如果该图为世界洋流模式的南半球部分,S线代表的纬线,则(   )
A.洋流①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作用
B.洋流②是西漂流
C.洋流③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作用
D.洋流④为赤道逆流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