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模式图(图2),探究地理基本原理、过程、成因及规律,是学习地理的方法之一。读图,回答3~5题。小题1:如果该图为大气环流模式,S线代表地球表面,则A.E处气

构建模式图(图2),探究地理基本原理、过程、成因及规律,是学习地理的方法之一。读图,回答3~5题。小题1:如果该图为大气环流模式,S线代表地球表面,则A.E处气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构建模式图(图2),探究地理基本原理、过程、成因及规律,是学习地理的方法之一。读图,回答3~5题。

小题1:如果该图为大气环流模式,S线代表地球表面,则
A.E处气温比H处高B.F处气压比G处低
C.气流②自西向东运动D.E处的高度可达120千米
小题2:如果该图为海陆间水循环模式,S线代表地球表面,则
A.环节①使大气温度升高B.环节②是陆地自然带形成的基础
C.环节③参与地表淡水资源的补给D.环节④的运动距离与下垫面有关
小题3:如果该图为世界洋流模式的南半球部分,S线代表纬线,则
A.洋流①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作用B.洋流②具寒流性质
C.洋流③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作用D.洋流④动力为西风

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小题3:B
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大气环流。大气环流中近地面气流上升形成低压,气流下沉形成高压,所以G气压高,H气压低,高空气压和近地面气压状况相反,E气压高,F气压低;越往高空气压越低,气温越低,所以F处气压比G处低;E处气温比H处低,水平气流②和等压线斜交,不是正东正西方向。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小题2:图示为水循环,则③为蒸发,①为降水,④为水汽输送,②为径流。则水汽输送的距离与地表形态有关。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小题3:该图为世界洋流模式的南半球部分,则洋流①④为暖流,②③为寒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洋流④的主要动力为东南信风。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举一反三
产生热力环流的根本原因是   (  )
A.相邻地区存在气流升降运动B.地区之间存在热量差异
C.同一水平面上存在气压差异D.相邻地区的地面状况差异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读下图,回答10~14题。

小题1:若此图为热力环流示意图,则  
A.甲处受热,乙处冷却B.甲处是高压,乙处是低压
C.丙处气压高于甲处D.丙处是低压,丁处是高压
小题2:若此图代表海陆间大循环,则  
A.甲处是陆地,乙处是海洋               B.乙处的降水量小于蒸发量
C人类活动主要影响局部地区的③环节      D.④代表地表蒸发和植物蒸腾
小题3:若此图为大西洋某海域大洋环流,则  
A.该地为北大西洋温带、副热带海域B.①既是风海流又是寒流
C.②处洋流为补偿流D.④代表日本暖流
小题4:若此图为“地质循环示意图”,甲为岩浆,乙为变质岩,则  
A.丁代表岩浆岩B.丙代表沉积岩
C.②代表变质作用D.④代表重熔再生作用
小题5:若此图为北印度洋的大洋环流图,则 
A.印度孟买吹东北风B.哈尔滨昼长长于海口
C.长江口海水盐度达一年中的最大值D.亚欧大陆等温线向南突出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读下图,回答17—18题:

小题1:若此图为热力环流侧视图,甲乙为相距不远的陆地,
②④为垂直气流,①③为水平气流,则甲乙丙丁四
处气压的关系为:                    (   )
A.甲>乙>丙>丁 B.乙>甲>丙>丁
C.乙>丙>丁>甲 D.乙>甲>丁>丙
小题2:若此图为地质循环示意图.甲为岩浆,乙为变质岩,则下列可能的是:(   )
A.丁代表岩浆岩 B.丙代表沉积岩
C.②代表变质作用 D.④代表重熔再生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图是某地理兴趣小组同学绘制的反映“城市热岛效应”示意图。读图回答33-34题。
小题1:下列四幅图中,绘制正确的有        (   )

小题2:形成城市热岛效应的原因有          (   )
A.城市植被覆盖率高B.城市人为排放热量多
C.城市降水量少D.城市建筑密度大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图2为北半球某平原3500米高空水平气压分布示意图,P处有一个探空气球。读图,完成3~4题。

小题1:该气球的运动趋向最可能是                                     (   )
A.向东南方向B.向西北方向C.向西南方向D.向东北方向
小题2:M地和N地对应的地面上的天气状况,最可能是                    (   )
A.两地皆为阴雨天气
B.两地皆为晴朗天气
C.M对应地为阴雨天气,N对应地为晴朗天气
D.M对应地为晴朗天气,N对应地为阴雨天气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