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我国东部某地的等高线示意图”和“该地区的气候资料表”,图中等高线所示高度分别为100 m、200 m、300 m、400 m。综合分析后,回答下列各题。1月

读“我国东部某地的等高线示意图”和“该地区的气候资料表”,图中等高线所示高度分别为100 m、200 m、300 m、400 m。综合分析后,回答下列各题。1月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读“我国东部某地的等高线示意图”和“该地区的气候资料表”,图中等高线所示高度分别为100 m、200 m、300 m、400 m。综合分析后,回答下列各题。

1月均温
12℃
7月均温
28℃
>10℃积温
7400℃
降水量(mm)
3~5月
460
6~8月
440
9~11月
520
12~2月
160
全年
1580

 
(1)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图中河流的三条支流中有一条画错了
B.图中海拔高度G处为100 m,H处为400 m
C.该地典型植被为热带季雨林
D.该地河流最主要的补给类型为雨水补给
(2)图中城镇与H地的相对高度的最大值为h,则h为(  )
A.199<h<200           B.289<h<290
C.299<h<300           D.300<h<301
(3)图中地区适宜发展的经济作物为(  )
A.棉花       B.苹果         C.甘蔗       D.橡胶
答案
(1)D (2)C (3)D
解析
本组题重在考查气候类型、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和等高线图的分析。据表中数据可判断气候类型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则河流补给、典型植被、适宜经济作物全部可知。
举一反三
读我国某地区的等高线图,据图回答。

(1)该地区的盛行风是(  )
A.东北风         B.西北风          C.东南风         D.西南风
(2)我国哪一地理区内,最可能有此种地形分布(  )
A.云贵高原                     B.黄淮平原
C.珠江三角洲                D.塔里木盆地
(3)此种地形的分布区,其气候图最有可能是图中的(  )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山地对海洋气流的影响,不仅造成山坡两侧的天气差异,而且对山坡两侧的气候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
某海滨城市一所学校的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实地考察了学校附近的一座山地。
材料一:研究小组从M地出发,如图12所示。
材料二:在考察过程中,起初空气潮湿,气温每百米降0.8℃。某一高度后,空气逐渐干爽,气温每百米降水0.5℃。翻过山顶往山下走,气温每百米升高1℃。”
材料三:气温与所能容纳水汽的关系如图13。
阅读并分析上述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计算同一海拔高度A、B两地的气温。
(2)在爬山过程中,在什么高度附近气温的垂直递减率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并描述此高度附近的天气差异。
(3)描述在考察过程中,山坡两侧天气的明显差异。
(4)运用所学原理,分析为什么他们越往高处走,海拔越越高,气温越低。
(5)山地阻挡了海洋气流的深入,山地常成为气候类型的分界线。试各举中国和世界的一个例子加以说明。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太阳直射点自赤道移至北回归线期间(      )
A.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经历自旱季至雨季的变化
B.日本一直是雨季
C.印度大部分地区经历自雨季至旱季的变化
D.美国洛杉矶地区经历自旱季至雨季的变化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读图,回答7~9题。

7.M处的气压数值可能为 (      )
A.1020、1012.5                          B.1017.5、1020
C.1017.5、1015                         D.1015、1012.5
8.N处的盛行风向不可能是(      )
A.南风              B.西风              C.西南风                D.东北风
9.图示地区4月份因大陆气团与海洋气团交汇而降水较多的地方为(      )
A.①                    B.②                    C.③                    D.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300千米以上的大气层气温高达1000℃以上,但在其中运行的人造卫星不会烧毁,主要因为(      )
A.卫星与大气处于相对静止状态
B.该层大气稀薄,卫星从中吸收的及与之摩擦产生的热量都有限
C.卫星在大气中高速运行,能很好地散热
D.该层大气密度很大,有利于卫星散热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