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设计并做了如下实验,据图3回答问题。小题1:该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测试:(    ) A.温室效应B.热力环流C.海陆热力差异D.风的形成小题2:

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设计并做了如下实验,据图3回答问题。小题1:该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测试:(    ) A.温室效应B.热力环流C.海陆热力差异D.风的形成小题2: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设计并做了如下实验,据图3回答问题。

小题1:该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测试:(    ) 
A.温室效应B.热力环流C.海陆热力差异D.风的形成
小题2:图4中地理现象的成因与该实验原理相同的是:(     )
答案

小题1:C
小题2:C
解析

小题1:试题分析:从图上设计的实验来看,白天沙石的温度高于水的温度,晚上相反,说明了沙石的热容量小,白天受热增温较水快,晚上的降温较水快,昼夜的温差大。水的热容量大,其状况正好与沙石相反。故选C
点评:本题的关键是注意观察图中沙石与水的昼夜温度差异
小题2:试题分析:从图示中不难发现A B C D分别表示的是海陆间水循环、冷锋、海陆风、地形雨的形成示意。海陆风的形成与海陆热力性质有关,白天陆地增温快,盛行上升气流,近地面形成一个低压中心,海洋上盛行下沉气流,形成一个高压中心,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如C图所示)。
点评:本题的关键是弄清图示几种地理事物的形成原理
举一反三
深秋,我国北方有寒潮活动的地区,农民常用浓烟笼罩大白菜地,防止大面积冻害,其主要原因是
A.浓烟散射地面辐射,提高大气温度
B.浓烟反射大气逆辐射,提高大气温度
C.浓烟可阻挡冷锋前进,防止作物冻害
D.浓烟吸收地面辐射,增强大气逆辐射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该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1:青藏高原气温比同纬度四川盆地低的主要原因是(  )
A.①和②较小   B.②和③较小
C.③和④较小 D.③和⑤较小
小题2:与青藏高原小麦产量高、质量好有关的是(  )
A.①小②大B.①大③小
C.③小⑦大 D.④大⑥小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该图中,昼夜温差最大的是(   )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所给四幅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图中(曲线和直线表示等压面),正确的有(  )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图中A、B、C三个箭头所表示的辐射依次是(   )

A.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太阳辐射
B.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
C.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太阳辐射
D.太阳辐射、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