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做两个相同规格的玻璃箱(如下图),甲箱底部放一层土,中午同时把两个玻璃箱放在日光下,半小时后,同时测玻璃箱里的气温,结果发现底部

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做两个相同规格的玻璃箱(如下图),甲箱底部放一层土,中午同时把两个玻璃箱放在日光下,半小时后,同时测玻璃箱里的气温,结果发现底部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做两个相同规格的玻璃箱(如下图),甲箱底部放一层土,中午同时把两个玻璃箱放在日光下,半小时后,同时测玻璃箱里的气温,结果发现底部放土的玻璃箱比没有放土的足足高了6℃。读下图,回答问题。(10分)

(1)该实验主要测试的是(  )
A.大气的温室效应B.大气的热力环流
C.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的时刻D.大气垂直的直接的热源
(2)分析在中午甲箱比乙箱温度高的原因。
答案
(1)D (2分)
(2)玻璃箱对太阳短波辐射吸收少,大部分太阳短波辐射能够透过玻璃箱到达地面(2分)。甲箱内有土层能吸收太阳短波辐射而增温(2分),且以地面长波辐射形式放出的热量,大部分又被玻璃箱截留下来(2分),所以甲箱温度高。乙箱内没有土层,大部分短波辐射能够透过乙箱(2分),所以乙箱内保存的热量少,温度低
解析
本题考查大气的热力过程。
(1)实验的结论是底部放土的比没有放土的气温足足高了3℃,主要原因是土对气温升高起了决定性作用,验证了地面是大气的直接热源。
(2)主要从大气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和吸收太阳短波辐射的差异性分析。
举一反三
读“大气热力作用示意图”,完成问题

小题1:图示箭头中,代表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热源的是(  )
A.①B.②C.③D.④
小题2:北方农民用“人造烟幕”来防止冬季蔬菜受冻,与之关系密切的是(  )    
A.①B.②C.③D.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四幅热力环流示意图,正确的有 (   )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宁波某重点中学的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并做了如下实验(图6),据此回答问题。

小题1:下列地理现象的成因与上述实验原理相同的是  
A.①B.②C.③D.④
小题2:关于图7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图示原理对改善入海河流水质影响较小
B.②图所示天气系统过境时会造成我国大范围的降温
C.③图反映了东亚地区冬季风的成因
D.④图示原理是台湾地区降水东部多于西部的重要原因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图阴影部分表示林地、空白部分表示均质裸地,若此时反映的是北半球中纬度某地区的冬季情况,据此分析回答问题

小题1:图中甲、丙两处的风向分别是
A.西北风和东南风B.西风和东风
C.东南风和西北风D.西南风和东北风
小题2:目前,有部分城市在城郊建设人工生态林,此举的意义在于
①减少风沙对城市的侵袭
②避免郊区工厂的污染物带入城市
③避免城市的污染场带到郊区
④避免城市出现“热岛效应”
A.③④B.①②C.①②③D.①③④
小题3:下图中正确表示上图乙处等压面图的是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同一经纬度“高处不胜寒”的原因是(  )
A.气压低B.空气稀薄
C.获得太阳辐射少D.获得地面辐射少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