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5,完成27~30题。小题1:图示箭头中,代表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热源的是A.①B.②C.③D.④小题2:地面辐射A.能量的主要来源是大气逆辐射B.大部分被大

读图5,完成27~30题。小题1:图示箭头中,代表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热源的是A.①B.②C.③D.④小题2:地面辐射A.能量的主要来源是大气逆辐射B.大部分被大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读图5,完成27~30题。

小题1:图示箭头中,代表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热源的是
A.①B.②C.③D.④
小题2:地面辐射
A.能量的主要来源是大气逆辐射
B.大部分被大气吸收
C.随温室效应强度的增大而增强
D.属于短波辐射
小题3:表示大气补偿地面辐射损失热量的箭头是
A.①B.②C.③D.④
小题4:在晚秋或寒冬,农民为了保护农作物防御霜冻,常常燃烧植物秸秆制造烟幕。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使大气吸收了太阳辐射,保存在大气中,使大气温度增高
B.最主要是想通过燃烧植物秸秆释放出的热量增温
C.增强大气的逆辐射,使地面温度增高
D.制造烟幕减少地面辐射

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小题3:C
小题4:C
解析
小题1:大气直接吸收的太阳辐射很少,它主要靠吸收地面长波辐射而增温,应为④。
小题2:地面辐射能量主要来源于太阳辐射,大部分被大气吸收,属于长波辐射;温室效应是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大气吸收地面辐射贮存热量,通过大气逆辐射将部分热量还给地面,与地面辐射无关。
小题3:大气补偿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是通过大气逆辐射,因为③。
小题4:人造烟雾使大气中杂质增多,可增强大气的逆辐射,提高地面温度。
举一反三
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以及它们在图中对应字母的组合,正确的是
A.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AB.大气的反射作用—D
C.大气的吸收作用—BD.大气的逆辐射作用—C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做两个相同规格的玻璃箱(如下图),甲底部放一 层土,中午同时把两个玻璃箱放在日光下,15分钟后,同时测玻璃箱里的气温,结果发现底部放土的比没有放土的足足高了 3 ℃。该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测试
A.大气的温室效应B.大气的热力运动
C.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的时刻D.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造成初春气温骤变的原因,除冷暖气流的影响外,云对气温高低也有一定影响。以下关 于云对气温影响的正确叙述是(   )
①白天多云,云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造成地面气温不太高
②白天多云,云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造成地面气温升得更高
③夜晚多云,云对地面起保温作用,使地面气温比无云时高
④夜晚多云,云将地面热量传到太空中,使地面气温比无云时更低
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30分)根据材料和图表,结合所学知识,问答下列问题。
希望中学地理实验小组对某城市四个住宅小区的环境进行观察测算,得到了白天(晴天)6: 00至18: 00的温升数据并绘制了图13、图14.(基准温度取某日平均温度)
材料一几种下垫面的吸收率

材料二图13中小区1为下垫面吸收率较高的小区,平均吸收率为0.74;小区2为下垫面吸收率较低的小区,平均吸收率为0.64。

材料三图14中小区3为风速较大的小区,风速为3m/s;小区4为风速较小的小区,风速为2. 5m/s.

(1)根据材料一、二,分析下垫面的吸收率对小区温升的影响及原因(9分)
(2)根据材料三分析风速与热岛强度的关系与原因。(9分)
(3)分析该实验小组研究成果对小区建筑规划和设计有何启发?(1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春天傍晚,华北地区农民常在地里熏烟是为了(   )
A.增加大气逆辐射,防止霜冻形成
B.驱赶鸟类,防止吞食物种
C.熏***害虫,防止伤害幼苗
D.增加凝结核,多生露水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