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甲“北半球气压带及风带分布示意图”,图乙“某地气温曲线及降水量柱状图”, 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图甲中C气压带的名称是          带,其

读图甲“北半球气压带及风带分布示意图”,图乙“某地气温曲线及降水量柱状图”, 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图甲中C气压带的名称是          带,其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读图甲“北半球气压带及风带分布示意图”,图乙“某地气温曲线及降水量柱状图”, 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图甲中C气压带的名称是          带,其单独控制下的大气干湿状况是       ;D风带的风向是       
(2)图乙所示的气候类型是             ,成因是                 ,其气候特征是                      
(3)北半球夏季时,气压带和风带随               移动而向       (方向)移动。
(4) 地中海气候的成因受是      (字母)控制,气候特征是               
答案

(1)副热带高气压     干燥       西南
(2)热带雨林气候     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终年高温多雨  
(3)太阳直射点    北    
(4)CD   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
解析

试题分析:
(1)根据气压带、风带的分规律,可以判断,C是副热带高气压,位于30°纬线附近。盛行下沉气流,空气干燥 。D风带是北半球的盛行西风带,盛行风向是西南风。
(2)根据图乙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分析,该气候类型终年高温,各月降水量大,年降水量在2000mm以上,属于热带雨林气候。气候的成因是因为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多对流雨。气候特征是终年高温多雨。
(3)北半球夏季时,气压带和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北移而向北移动。 夏至时移到最北点。
(4)地中海气候是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盛行西风带交替控制形成,对应图中的字母是C、D。 地中海气候的特征是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
举一反三
读华北平原某地蒸发与降水差值(即多年平均蒸发量—多年平均降水量)曲线和表层土壤含盐量季节变化曲线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图中两条曲线的正确描述是(   )
A.A曲线是表层土壤含盐量季节变化曲线
B.蒸发与降水差值越大,土壤含盐量越高
C.两条曲线呈负相关
D.表层土壤含盐量一般在冬季达到最高值
小题2:华北平原降水集中夏季七、八月,即通常所说的“七下八上”,原因是(   )
A.与锋面雨有关B.与地形雨有关
C.与台风雨有关D.与对流雨有关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图为我国东部季风区四地气温统计资料。据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仅考虑纬度因素的前提下,四地纬度由低到高的排列依次是
A.①③②④ B.②③④①C.③②①④D.④②③①
小题2:如果②地的纬度比④地低,则②地最可能位于
A.四川盆地B.青藏高原C.东南丘陵D.华北平原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图中①②③④表示气压带,⑤⑥⑦表示风带。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③气压带是
A.北半球极地高气压带B.南半球极地高气压带
C.北半球的副极地低气压带D.南半球的副极地低气压带
小题2:下面四幅图中和如图中甲处气候特点最接近的

小题3:有关图中气压带和风带的判断,正确的是
A.①—低气压带—冷暖空气相遇形成
B.⑤—低纬信风带—东南风
C.②—高气压带—空气冷却下沉形成
D.⑥—中纬西风带—西南风
小题4:当图中④地周围出现极夜时,下列地理现象最有可能出现的是
A.武汉梅雨B.南京伏旱C.北京寒潮D.哈尔滨洪涝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读“全球近地面气压带和风带局部示意图”, 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的“丙气压带”是指(  )
A.南半球副极地低气压带 B.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
C.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D.北半球副极地低气压带
小题2:气象谚语有“露重见晴天”的说法。就此现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天空云量少,大气保温作用强B.地面辐射强,地表降温慢
C.空气中水汽少,地表降温慢 D.大气逆辐射弱,地表降温快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图示意陆地(用110°E代表)与海洋(用160°E代表)气压梯度(大陆气压与海洋气压之差,单位:百帕)的时空分布状况。图甲表示多年平均情况,图乙表示某年情况。读图完成下面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极值中心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大气环流的纬度差异B.太阳辐射的纬度差异
C.海陆海拔高度的差异D.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小题2:图乙所示年份的下半年,冬、夏季风势力与多年平均状况相比
A.冬、夏季风均偏强B.冬、夏季风均偏弱
C.冬季风偏强,夏季风偏弱D.冬季风偏弱,夏季风偏强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