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下图为我国局部地区示意图。材料二:下图(左)为海水冰点与海水盐度关系图(冰点指海水结冰的温度)。材料三:下图(右)为200

(2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下图为我国局部地区示意图。材料二:下图(左)为海水冰点与海水盐度关系图(冰点指海水结冰的温度)。材料三:下图(右)为200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2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我国局部地区示意图。

材料二:下图(左)为海水冰点与海水盐度关系图(冰点指海水结冰的温度)。
材料三:下图(右)为2009年环渤海经济区产业结构图。

(1)简述渤海沿岸海冰分布特点并分析原因。(10分)
(2)比较甲乙两地的气候差异,并简析原因。(10分)
(3)依据材料判断环渤海经济区的区域发展阶段;简要说明该经济区发展第二产业与珠三角经济区相比的有利条件。(6分)
答案

(1)海湾地区分布面积大(2分)。冬季气温低(2分)、海区较封闭(2分)、陆地河水流入使海水盐度降低(2分)、冰点升高(2分)。
(2)甲地年降水量比乙地多(2分)、甲地的年温差比乙地小(或冬季气温比乙高、夏季气温比乙低)(2分)。原因:甲地临近海洋、处于夏季风迎风面年降水量较多(2分);甲地受海洋影响大夏季气温较低(2分)、地形的阻挡受冬季风影响小冬季气温较高(2分)。
(3)工业化加速发展阶段(2分)丰富的自然资源;雄厚的工业基础;集中的科技人才(4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从我国局部地区示意图,可以看出海冰主要分布在海湾地区,海冰的形成跟气温有关,气温低,海冰多,从盐度、冰点坐标图可以看出海水盐度降低、冰点升高,河水流入使海水盐度降低、冰点升高。
(2)气候差异主要从气温和降水两个方面来分析,从图中数据可以读出:甲地临近海洋、处于夏季风迎风面年降水量比乙地多、甲地更靠近海洋,海洋性强,年温差比乙地小。
(3)从图中可以看出环渤海经济区产业结构为“二三一”,第一产业最少,二三产业多,处于加速发展阶段;发展工业的条件,一般从以下几方面来加以分析:地理位置;资源条件;农业基础(农业可以为工业提供粮食、副食品、原料、劳动力等);交通条件;市场条件;劳动力条件;技术条件;历史条件;政策条件等9个大的方面。环渤海工业的发展依赖于资源能源,工业基础,科技人才等等。环渤海地区更具优势。
举一反三
读“饱和水汽量随温度变化图”与“低层大气相对湿度日变化图”(右图) (相对湿度指在一定时间内,某处空气中所含水汽量与该气温下饱和水汽量的百分比)。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成云致雨时,空气中水汽含量与温度关系,不可能是
A.①B.②C.③D.④
小题2:三条曲线分别代表:气温,大陆湿度,海洋湿度,对应正确的是
A.a气温、b大陆湿度、c海洋湿度
B.a大陆湿度、b海洋湿度、c气温
C.a海洋湿度、b大陆湿度、c气温
D.a大陆湿度、b气温、c海洋湿度
小题3:如果a为一次降水过程近地面空气湿度变化状况,即降水出现的时间段可能为
A.0-4点B.4-8点C.12-16点D.20-24点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如图示意一年中赤道低气压带的位置变化规律(图中数字为月份与日期)。读图完成下题。

小题1:导致赤道低气压带位置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黄赤交角的存在B.高低纬地区的气压差异
C.地球的自转运动D.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小题2:赤道低气压带影响北半球的时间长于南半球的主要原因是
A.北半球的陆地面积大于海洋面积
B.南极地区的极夜时间长于北极地区
C.北半球的夏半年时间长于南半球
D.北半球的陆地面积大于南半球
小题3:从图中可看出赤道低气压带位置的变化
A.与太阳直射点的变化同步
B.滞后于太阳直射点的变化
C.与太阳直射点的变化相反
D.超前于太阳直射点的变化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读大陆西岸四地气压带和风带影响时长示意图,回答下面问题。

小题1:四地中气候类型可能相同的是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④①
小题2:仅考虑大气环流影响,四地中降水季节变化最大的是
A.①B.②
C.③D.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图为我国某月28日某时刻海平面等压线示意图(单位:百帕),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当图示天气系统过境北京时,下列现象与之无关的是
A.感冒患者数量猛增
B.交通事故可能增加
C.病虫害减少,有利于来年作物生长
D.城市用电、用气量减少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图为某区域24小时内不同时刻的海平面气压分布图。读图回答第下题。

小题1:根据天气系统的发展过程分析,四幅天气图的先后排序为
A.③④②①B.③②④①C.①④②③D.②①④③
小题2:图示时期,甲地的风向将
A.由偏西风转偏东风B.由偏西风转偏南风
C.由西北风转西南风D.变化不大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