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4是某地气温、降水、潜水水位(潜水面海拔)年内变化图。读图回答题。小题1:图4所示的这类气候条件容易诱发的地理现象是A.寒潮B.泥石流C.凌汛D.沙尘暴小题2

图4是某地气温、降水、潜水水位(潜水面海拔)年内变化图。读图回答题。小题1:图4所示的这类气候条件容易诱发的地理现象是A.寒潮B.泥石流C.凌汛D.沙尘暴小题2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图4是某地气温、降水、潜水水位(潜水面海拔)年内变化图。读图回答题。

小题1:图4所示的这类气候条件容易诱发的地理现象是
A.寒潮B.泥石流C.凌汛D.沙尘暴
小题2:下列城市所在地域,与图4所示的气候类型相同、海拔相近的是
A.天津B.昆明C.新奥尔良D.加尔各答

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根据图示分析气温最低在0°C以上,不具备凌汛条件,一般少受寒潮影响,降水主要集中在6—9月份,雨水比较充足,少受沙尘暴影响,最容易诱发的是泥石流(降水量集中时若地形陡且地表多松散堆积物时易发)。
小题2:以温定带:最低月0°以上为亚热带,锁定昆明和新奥尔良(天津市温带季风,加尔各答是热带季风气候),两城市不同的是潜水水位。图示潜水为在5米左右,昆明在云贵高原,新奥尔良在墨西哥湾沿岸,潜水为浅说明只能是新奥尔良。
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综合性较强,值得借鉴。解题的关键是能根据图示的气温、降水资料判断该地区的气候特征,并结合自然灾害的形成原因,气候类型的判断和地势高低的判断分析。
举一反三
下图为某地区1月份平均气温的等温面(理想模式),回答题。

小题1:甲、乙、丙、丁四处,气温由高到低的正确排序为:
A.甲、乙、丙、丁B.乙、甲、丁、丙
C.甲、乙、丁、丙D.甲、丙、乙、丁
小题2:若甲、乙同在陆地,且位于同一经线上,则甲地:
A.位于乙地北侧B.位于乙地南侧
C.纬度高于乙地D.纬度低于乙地
小题3:甲、乙位于同一纬线上,且一处位于海洋,另一处位于陆地,则甲地:
A.位于海洋B.位于陆地
C.气压高于乙地D.气压低于乙地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读右下图回答题

小题1:如果图表示的是三圈环流中的低纬环流系统,则叙述正确的是(     )
A.丙为极地高压带
B.常年受丙控制的地区往往形成干燥的气候
C.气压带丁和风带①交替控制形成地中海气候
D.丙为副热带高气压带,其成因与极地高压相同
小题2:如果此图是海陆间循环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属于海洋的是丙B.目前人类能够干预和环节是③
C.通过③环节补充了陆地淡水D.②环节为植物蒸腾
小题3:若此图是大洋环流示意图,则叙述正确的是(      )
A.此大洋环流是北半球中低纬度的大洋环流
B.①③都是受盛行风影响形成的风海流
C.若此大洋环流在太平洋,②为加利福尼亚寒流
D.④洋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表现为降温减湿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图1为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示意图,图2为世界海陆分布的局部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7分)

(1)简述A气压带名称及受其控制地区的气候特点。(2分)
(2)画出B所在风带的风向。(1分)
(3)说出甲、乙气压带位置的差异及成因。(2分)
(4)简述图2中C海沿岸的气候特点及其成因。(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图为气压带、风带移动规律模式示意图(图中虚线为回归线),读图回答1-2题。

小题1:图中所示季节
A.地球公转离太阳最远B.南极大陆冰川面积最大
C.我国冷锋天气频发D.长江向东海输沙量最大
小题2:下列四幅气候类型图和上图中P点气候特征匹配的是
A.甲B.乙C.丙D.丁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7分)
材料一:2012年1月中旬开始,欧亚各地频发极寒天气,不仅干扰人们的生活,也影响这些地区产业活动。
材料二:某校地理研究性小组通过多种途径收集了今年欧亚极寒天气相关资料,并绘制出下图。.

(1)有专家认为欧亚各地频发的极寒天气与“北极涛动”有关。“北极涛动”是指北半球中纬度和高纬度气压此消彼长的现象。如果该观点成立,则“此消彼长”可能是指北半球高纬度地区气压比正常情况偏      (高/低),中纬度地区气压比正常情况偏      (高/低),从而使中高纬度地区之间的水平气压梯力      (增大/减小),来自高纬度地区的寒冷气流      (增强/减弱)。(4分)
(2)该研究性小组通过研究得出极地冷空气扩散南下有三条路径,一条沿大西洋东岸到欧洲地区,一条到亚洲地区,一条到北美地区。试分析北美地形对极地冷空气扩散南下的影响。     (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