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0-12为等压线图,读图回答下题。1.若等压线数值a<b<c,该气压中心位于广州东侧时,则广州此时的风向最可能为_____2.若等压线数值a>b>c,该气压

图10-12为等压线图,读图回答下题。1.若等压线数值a<b<c,该气压中心位于广州东侧时,则广州此时的风向最可能为_____2.若等压线数值a>b>c,该气压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图10-12为等压线图,读图回答下题。

1.若等压线数值a<b<c,该气压中心位于广州东侧时,则广州此时的风向最可能为_____
2.若等压线数值a>b>c,该气压中心位于西太平洋20°N左右时,则此时影响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主要天气系统为__________
3.若等压线数值a>b>c,该气压中心位于蒙古、西伯利亚地区且势力强盛时,长沙的天气状况是(  )
A.北风呼啸B.雪花纷飞C.晴空万里D.以上都有可能

答案
1、偏北风
2、江淮准静止峰
3、D
解析
1、若等压线数值a<b<c,该气压中心为低压中心,该中心的西侧吹偏北风
2、若等压线数值a>b>c,该气压中心为高压中心,若位于西太平洋20°N左右则锋面雨带位于25°~30°N之间,此时为江淮准静止锋
3、若等压线数值a>b>c,该气压中心位于蒙古、西伯利亚地区且势力强盛时,则此时北半球为冬季,长沙为冬季,则可能出现A、B、C三种可能。
举一反三
 读“中国东部地区梅雨期起讫等日期线图”,读图回答下题。

1、据图推测在多年平均情况下,长沙市梅雨起始日和终止日大致是____________
2、关于梅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有的年份副高势力强,梅雨季节较常年明显偏长
B.梅雨的形成与昆明准静止锋有关
C.有的年份梅雨期间雨天很少(俗称“空梅”),一般我国出现北涝南旱
D.副热带高压势力弱,则造成北涝南旱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读北半球的大气环流分布示意图(图10-14),回答:

(1)在图中补画箭头,表示“三圈环流”。
(2)图中气压带A是_______  ;C是_______ ;E是 ___________ ;G是______ 。
(3)图中风带B是_______;D是______ ;F是________  。
(4)简述气压带A的成因:_______________ ;气压带G的成因:________ 。
(5)在图中气压带E和风带D控制下,降水_________ (多或少),因为①________;② _________  。该地多__________雨和 _____雨。
(6)在气压带C控制下,降水 ______(多或少),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     。
(7)地中海气候是在气压带或风带_______ 和 _________(填字母)的交替控制下;在它们控制下的气候特点分别是:________ 、 _____  。
(8)图中低纬环流和高纬环流的高度有何差别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低纬环流的高度变化规律是_________ 。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读“某月北纬30°附近气压分布状况图”和“沿北纬60°绘制的某月气温及气压水平分布变化示意图”,请完成下列问题

(1)A图是________(1月、7月)的气压分布状况;__________气压带被大陆上的__________切断而残留在海洋上。此时在高压地区水平方向等温线向________纬凸出;垂直方向等压面向________空凸出。
(2)试说明D2的形成原因:______________。
(3)B图是________(1月、7月)北纬60°气温及气压水平分布变化示意图。从图中看出:气温最高处在__________(经度)附近,形成原因是________;气温最低处在________ (经度)附近,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从图中看出,气温与气压的关系是:____________。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图1为北半球夏季“以北极点为中心的气压带、风带示意图”,读图完成问题。

小题1:图中字母E所表示的气压带是
A.赤道低气压带
B.副热带高气压带
C.副极地低气压带
D.极地高气压带
小题2:图2中四组箭头能正确表示D带风向的是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在赤道附近地区,同地面接触的低空空气,因温度增高而强烈上升,气压下降,这里垂直上升的气流显著,风力微弱,所以叫赤道无风带。结合南美洲东北部简图,完成3-4题。

3.关于赤道无风带的说法正确的是
A.位置相对固定              B.南美洲分布最广
C.天气状况单一              D.气温年较差大
4.此时,图中K地盛行
A.东南风       B.东北风       C.西南风       D.西北风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