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唐代高僧玄奘于627年(唐太宗贞观元年)8月从长安出发,长途跋涉5万余里,到达天竺国北部佛教最高学府那兰陀寺受学。后来,又游学天竺各地。645年2月(唐贞观

中国唐代高僧玄奘于627年(唐太宗贞观元年)8月从长安出发,长途跋涉5万余里,到达天竺国北部佛教最高学府那兰陀寺受学。后来,又游学天竺各地。645年2月(唐贞观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中国唐代高僧玄奘于627年(唐太宗贞观元年)8月从长安出发,长途跋涉5万余里,到达天竺国北部佛教最高学府那兰陀寺受学。后来,又游学天竺各地。645年2月(唐贞观十九年正月)回到长安。据此读“玄奘西天取经路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玄奘法师在天竺受学地区,现在为该国的
A.文化、交通中心
B.水稻为主的灌溉农业区
C.新兴的电子工业区
D.棉纺工业中心
小题2:关于玄奘法师回国依次经过的河流描述错误的是
A.①河流的年径流量最大,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
B.②河流下游流经沙漠地区,有两个汛期
C.③河流为内流河,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故径流量变化较小
D.④河流含沙量最大,有凌汛
小题3:玄奘法师回到长安时,那兰陀
A.主要盛行东北风B.昼长夜短
C.附近河流已进入汛期D.东部沿海地区易受风暴潮肆虐

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小题3:A
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玄奘法师在天竺受学地区是在印度的那兰陀寺,是佛教中心,不是交通和工业中心;因此地区水资源丰富,热量丰富,是印度以水稻为主的灌溉农业区。故选B。
小题2:①河流为恒河,主要补给水源是降水,因该地属于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量最多,所以河流的年径流量最大;③河流是塔里木河,属于内流河,其主要补给形式是高山上冰雪融水补给,其径流量变化较小;④河流是黄河,因其流域内水土流失严重,所以含沙量最大,又因该河有结冰现象,且有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的河段,所以有凌汛现象;而②河流是印度河,下游流经沙漠地区,但只有夏汛。故选C。
小题3:玄奘法师回到长安时,是2月,为北半球的冬季,那兰陀盛行东北季风;因太阳直射北半球,所以那兰陀昼短夜长;因降水少,所以附近的河流是枯水期;因盛行东北季风,所以东部沿海地区风暴潮很少。故选A。
举一反三
智利是全球铜矿储量最丰、产量最大、出口最多的国家,被誉为“铜矿之国”。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8分)
材料一:智利区域图

材料二:智利出口的绝大多数是铜精矿,产业链上附加值更高、创造就业更多的精炼铜冶炼和电缆等成品加工环节却在铜产品消费国完成。智利国营铜业公司开始走出国门,在厄瓜多尔、秘鲁和阿根廷合资开矿。与日本联合组建生物科技公司,利用细菌从低含量铜矿中提炼金属铜,解决品位降低的问题。
(1)12月22日伊基克、圣地亚哥两城市正午太阳高度较大的是              ,昼夜平分且太阳直射点将向两城市移动的节气是                    。(4分)
(2)左图中丙地的地质构造是            , 丙地的的地形部位是                  。甲、乙两河中河流航运价值较高的是           。(6分)
(3)智利地震频繁的原因是                         ,渔业资源丰富的原因是沿岸的洋流是                    。(4分)
(4)最适合人类居住的温度为15℃—18℃,湿度为50%—65%。智利中部地区人口约占全国人口的80%。试从居住适宜条件方面分析智利中部人多南北部人少原因。(6分)
(5)根据材料二分析智利铜矿业的今后发展方向。(8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读非洲中部地区等高线和河流流向示意图及非洲气候类型图,回答下列问题。(28分)

(1)A盆地是世界最大的刚果盆地,盆地内重要的自然资源有:                    
                                            (至少列举三种)(6分)
(2)A河与B河比较,入海口河段流量大,流速快,其主要原因是。( 4 分)
                                                                      
                                                                      
(3)大猩猩,是非洲特有的动物,主要分布在刚果盆地,以植物叶子为主食,近年来,大猩猩不断减少,未来10年到15年内将面临灭绝。除“埃博拉”病毒攻击外,其人为原因主要是:                                                                (4分)
(4)C沿岸有非洲南部最大的沙漠,该沙漠绝大部分完全无土壤,表面为基岩,覆盖着流沙。主要原因是:
                                                                             
                                                                      (6分)
(5)D国矿产资源丰富,近年来,在中国帮助下,改善交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使矿业成为国民经济和出口的支柱产业,试分析其原因。(8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8分)中亚五国地理位置独特,在自然环境、经济发展方面具有高度的共同性。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5)题。
材料一:中亚地形图

材料二:中亚地区水资源缺乏,且分布极不平衡,塔吉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两国拥有的地表水资源超过整个中亚地区的2/3。哈萨克斯坦的巴尔喀什湖因“一湖两水”而独具特色。
(1)中亚是世界上           资源温藏最丰富的地区之一,我国从中亚进口该资源最佳的运输方式是             。(4分)
(2)巴尔喀什湖“一湖两水”主要指其湖水盐度差异明显,西半部盐度比东半部          ,其形成原因是                  。(4分)
(3)简要分析中亚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8分)
(4)分析吉尔吉斯斯坦水资源较为丰富的原因?(6分)
(5)乌兹别克斯坦盛产棉花,素有“白金之国”的美誉。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分析该国大面积种植棉花对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6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图是亚欧大陆60°N纬线上某月平均气温分布状况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甲、乙、丙三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乙地正午太阳高度大于丙地
B.丙地白昼时间比乙地短
C.乙地受暖流及西风影响
D.乙地濒临海洋,丙地深居内陆
小题2:在正常情况下,此时(    )
A.亚欧大陆等温线向北凸出
B.南极洲的温度低于甲地
C.北印度洋洋流向东流动
D.亚欧大陆上受高压控制
小题3:以下关于甲、乙、丙的正确说法是(    )
A.乙地是温带大陆性气候
B.甲地属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C.甲乙之间的地带每年都有凌汛现象
D.丙地是人口密集区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澳大利亚北领地首府达尔文是北部最重要的港口。下图为澳大利亚北部年降水量分布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澳大利亚北部
A.常年盛行东南信风,降水多B.终年赤道低压控制,终年多雨
C.降水季节变化明显,集中夏半年D.地形崎岖,降水空间分布差异大
小题2:澳大利亚北部港口少的主要原因
A.气候湿热,自然条件恶劣B.开发晚,人口和城市少
C.自然资源贫乏,开发程度低D.港湾少,筑港条件差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