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分)根据图文资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第四纪冰期时,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是欧洲冰川的主要发源地,冰层厚达20000米;冰川侵蚀力与冰川的厚度、山地的坡度成正相关

(16分)根据图文资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第四纪冰期时,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是欧洲冰川的主要发源地,冰层厚达20000米;冰川侵蚀力与冰川的厚度、山地的坡度成正相关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6分)根据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第四纪冰期时,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是欧洲冰川的主要发源地,冰层厚达20000米;冰川侵蚀力与冰川的厚度、山地的坡度成正相关,与河谷的宽度成负相关。北欧森林广布,木材资源丰富。早期,木材运输大致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浮运。主要依靠河水浮运(浮运从奏开始直至夏末,借助河流进行漂浮木材);另一种方法是陆运,木材的陆运指冬季用马拉木材在飘雪上滑行。 
材料二:世界某区域示意图

(1)甲城市所在国家耕作业不发达的主要自然原因有                       。(6分)
(2)在未修公路、铁路前,乙国高纬度森林的木材运往河口加工厂采用浮运,试从河流的角度分析其原因。(6分)
(3)简述该区域第四纪冰川作用及对地表形态的塑造。(4分)
答案

(1)纬度高,热量不足;阴雨天多,光照不足;多山地,平原狭小,不便耕作。(6分)
(2)河流的流向与木材的运输方向一致;河网密度大;河道平直,流速快,流程短;河流水量较为充足,利于浮运。(任写三点,6分)
(3)西部海岸线曲折,多峡湾;湖泊广布,东部形成冰湖群。(4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分析农业发展的自然要素主要有:气候(光照、热量、降水)、地形、水源、土壤等。甲城市所在国家(挪威)纬度高(北极圈通过),热量显然不足,农作物的生长受限制;受北大西洋暖流和西风的影响,阴雨天多,光照不足;许多河流发源地在该国,说明该国山地多,平原狭小,不便耕作。
(2)仔细看图,不难看出乙国河流的流向与木材的运输方向一致;河网密度大;河道平直,流速快,流程短;上游降水丰富、导致河流水量较为充足,利于浮运。
(3)根据题干材料“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是欧洲冰川的主要发源地,冰层厚达20000米;冰川侵蚀力与冰川的厚度、山地的坡度成正相关”可得出结论: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冰川侵蚀力强大;半岛内部冰川侵蚀形成的洼地积水后就形成了湖泊,半岛的边缘冰川侵蚀后就形成峡湾。
举一反三
(20分) 读世界某区域地形图,完成下列问题。

(1)描述R河下游的水文特征。(6分)  
(2)O地位于世界最干旱的阿塔卡玛沙漠中,试分析该地极度干旱的原因。(6分)
(3)圣保罗主要工业部门有汽车制造工业、纺织工业、化工业和钢铁工业,从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它就是巴西重要的汽车工业中心。根据所学知识分析我国某自主品牌汽车企业在该市附近投资建厂的有利汽车工业基础条件。(8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读下图,甲、乙两国边境线较长。近年来,两国贸易发展迅速,但两国的边境贸易额较小。据此回答以下两题。

小题1:导致两国贸易额较小的原因包括     (         )
①两国之间大多以高山为界,交通落后      ②两国经济落后,生产总值较低
③两国经济结构完全相同且无互补性        ④两国边境处经济落后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小题2:有关两国贸易构成的情况叙述正确的是    (        )
A.甲国从乙国大量进口小麦B.甲国从乙国大量进口铁矿石
C.乙国从甲国大量进口计算机软件D.乙国从甲国大量进口天然橡胶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图为亚洲两个国家略图,读图回答以下两题。

小题1:①、②两国所临水域分别是     (        )
A.红海、黑海B.波斯湾、里海
C.地中海、阿拉伯海D.孟加拉湾、墨西哥湾
小题2:①所示国家的自然特点是       (        )
A.面临海洋,降水丰富B.地势低平,植被茂盛
C.冬温夏凉,四季如春D.沙漠广布,炎热干燥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图为某著名港口示意图。该港位于中心城区的东侧。完成以下两题。

小题1:该港口突出的区位优势是  (     )
A.海岸曲折,适宜停泊B.地势低平,气候暖湿
C.避风海湾,腹地广阔D.交通便利,工商业发达
小题2:该港口可就近大量外运的农产品是  (     )
A.棉花、花生B.稻米、黄麻
C.大豆、蔗糖D.小麦、茶叶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图所示为世界地图上的一段经线。MP、QN为陆地,PQ为海洋。则由M到P地势变化趋势是(       )
A.变化不大B.逐渐升高C.先降低后升高D.先升高后降低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