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分))由于地理条件和历史发展的进程不同,区域发展水平和方向也存在差异。我们应以其他国家区域发展的历史为鉴,充分发挥区位优势,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10分))由于地理条件和历史发展的进程不同,区域发展水平和方向也存在差异。我们应以其他国家区域发展的历史为鉴,充分发挥区位优势,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0分))由于地理条件和历史发展的进程不同,区域发展水平和方向也存在差异。我们应以其他国家区域发展的历史为鉴,充分发挥区位优势,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之路。读欧洲西部工业区(图甲)和辽中南工业区的局部区域图(图乙),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A是德国鲁尔工业区,图乙是我国辽中南工业区,它们都是著名的传统工业区,对比两个工业区的交通条件:在工业区发展早期,A工业区主要利用               运输,辽中南主要利用              运输。(2分)
(2)对比分析工业区形成和发展的区位优势,完成下表内容(4分)

(3)与A工业区相同,我国辽中南重工业区也面临传统工业衰落的问题,如     
                                 等。(2分)
(4)鲁尔工业区通过产业转型,实现了经济再繁荣,其发展经验对辽中南工业区的可持续发展有哪些启示?(2分 至少写2条)。
答案

(1)河流(1分)铁路(1分) 
(2)①煤炭资源、水资源丰富 ②煤炭、铁矿资源丰富  ③海洋运输  ④劳动力素质高    
(3)煤、铁等矿产资源逐渐枯竭;生产结构单一;环境污染严重;不能适应市场变化等(任意答对两点即可得2分,其他答案合理酌情给分)。 
(4)调整工业布局,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保护生态环境(或加强环境管理);改造传统产业,促进产业升级;发展科技,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等(任意答对两点即可得2分,其他答案合理酌情给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读图可以看到,鲁尔区河流众多,内河航运发达,在早期主要是利用河流进行运输。辽中南地区河流少,运输主要是陆上交通,图中铁路网稠密,以铁路为主。 
(2)A工业区是鲁尔区,煤炭资源、水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市场广阔,劳动力素质高。辽中南工业区, 煤炭、铁矿资源丰富 ,交通方式便捷,有陆上、空中,海洋多种交通运输方式。劳动力丰富。  
(3)我国辽中南地区也是传统工业区,面临着衰落的问题。如煤、铁等矿产资源逐渐枯竭,生产结构单一,环境污染严重,不能适应市场变化等(任意答对两点即可得2分,其他答案合理酌情给分)。 
(4)鲁尔区经过调整工业布局,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在保护生态环境,加强环境管理的同时,注意改造传统产业,促进产业升级。发展科技,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等,减少废弃物的排放。
举一反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4分)
材料一  农业是肯尼亚的支柱产业之一。近年来肯尼亚鲜花产业发展较快,出口鲜花约占欧盟市场的1/3。内罗毕主要工业部门有烟草、食品、纺织、制革等,蒙巴萨主要工业部门有炼油、修船、水泥等。肯尼亚航空业较为发达,已经与30多个欧美国家和地区通航。
材料二  下左图为肯尼亚及毗邻国家略图
材料三  下右图为左图中沿AB线地形剖面示意图

⑴ 分析图中2000mm降雨高值区的分布特征及成因。(8分)
⑵ 判断肯尼亚鲜花种植业分布的地形类型并分析其区位优势。(6分)
⑶ 比较内罗毕与蒙巴萨工业结构的主要差异,并分析肯尼亚炼油工业主要分布在蒙巴萨的原因。(10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图文材料,回答有关问题。(14分)
材料1:下面是太平洋中两区域示意图。

材料2:2013年6月,联合国第三届气候变化谈判大会如火如荼的举行,目标是为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性新协议准备草案。
(1)甲、乙两图比较,比例尺较大的是    图。(2分)
(2)简述A国冬季降水西部海岸多于东部海岸原因。(2分)
(3)说明B国阴影区域的气候类型及成因。(3分)
(4)当A国盛行西北风时,B国北部盛行什么风?并分析其形成原因。(3分)
(5)全球气候变暖对上述两国会产生什么影响?遏制全球变暖有什么措施?(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面四幅图为“咸海面积的变化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导致咸海面积减小的主要原因是(     )
A.全球变暖,蒸发旺盛B.大量引入湖河水灌溉
C.湖泊沿岸植被被破坏D.气候干旱,蒸发旺盛
小题2:咸海面积减小对当地的影响最可能是(    )
A.气温年较差变小,降水减少B.地下水水质恶化,地面沉降
C.气温年较差变大,沙尘暴频发D.灌溉水源增加,农业增产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读下列材料,回答以下问题。(12分)
材料一:美国本土自然带示意图

材料二:R河塑造了世界著名的大峡谷,峡谷平均深度达1 600 m。R河中上游地区年降水量约为250~500 mm,下游地区年降水量一般不足100 mm。甲国在R河干支流上修建了近百座水库和大型引水工程,促进了该国西部的城市和工农业的发展。
(1)在旧金山留学的小夏同学利用暑假驾车去美国东部旅游,沿途经甲、乙、丙地到达丁地;随后南下经纽约到达华盛顿,发现沿途自然景观发生有规律的变化。试举一例说明小夏同学沿途观察到的地域分异规律?并分析引起自然景观变化的主要原因。(4分)
(2)R河大峡谷呈现出谷底荒漠、北壁林木苍翠、南壁植物稀少的景观,分别说明其成因。(4分)
(3)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分析R河径流量减少对下游自然环境的影响。(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图是“某地的地形剖面示意图”。湖泊L为我国六大湖泊之一,M1和M2同属于我国著名山脉P。读图回答下题。

小题1:湖泊L是
A.鄱阳湖B.洞庭湖C.青海湖D.太湖
小题2:谷地R为该地理区域的重要农业区。谷地R发展农业生产的主要不利因素是
A.水源缺乏B.热量不足C.光照不足D.土壤贫瘠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