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经过某大洲的一条经线。PQ和KM之间为陆地,其余为海洋。据图和所学知识,回答下列各题:小题1:关于QK之间海区的盐度的说法,错误的是( )A.陆上淡水汇入

下图为经过某大洲的一条经线。PQ和KM之间为陆地,其余为海洋。据图和所学知识,回答下列各题:小题1:关于QK之间海区的盐度的说法,错误的是( )A.陆上淡水汇入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下图为经过某大洲的一条经线。PQ和KM之间为陆地,其余为海洋。据图和所学知识,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QK之间海区的盐度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陆上淡水汇入多,盐度低B.纬度高,气温低,蒸发量小,盐度低
C.降水多,蒸发量大,盐度低D.海域封闭,与高盐度海域交换少,盐度低
小题2:关于KM陆地地形地势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有古老的山脉,地势东高西低
B.高大山脉是两大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
C.山脉呈东北—西南走向,因长期外力侵蚀,地势低缓
D.西侧多峡湾海岸,是流水侵蚀作用的结果
小题3:下列关于西亚和北非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西亚地区居民多穿短袍,戴红帽
B.本区气候干旱,畜牧业不发达
C.西亚和北非共同的地理特征是,它们多是同纬度,都有丰富的石油资源,气候都比较干燥,多灌溉农业
D.北非撒哈沙漠面积广大,主要是距海远造成的

答案

小题1:C
小题2:C
小题3:C
解析

小题1:由这条经线上信息结合材料中PQ和KM之间为陆地,其余为海洋,可以判断该地区为北半球欧洲西部,低于40°的这段海域为地中海,QK之间为波罗的海,高于M的海域为北冰洋。波罗的海是当今世界盐度最低的海域,纬度高,气温低,蒸发量小;陆上淡水汇入多;海域封闭,与高盐度海域交换少;副极地海区,降水量较大。C是错误的。
小题2:KM为北欧的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地势西高东低;位于亚欧板块的内部,相对比较稳定;山脉呈东北—西南走向,因长期外力侵蚀,地势低缓;西侧多峡湾海岸,是冰川侵蚀作用的结果。
小题3:西亚地区居民多穿白色宽大的长袍,头戴头巾,为白色对强烈的阳光又反射作用,吸热较少;本区气候干旱,畜牧业发达;西亚和北非共同的地理特征是,它们多是同纬度,都有丰富的石油资源,气候都比较干燥,多灌溉农业;北非撒哈沙漠面积广大,主要是受副高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造成的。
举一反三
19世纪中叶以后,北美洲小麦向欧洲倾销,丹麦麦农因种植的小麦竞争力弱,转向选择发展畜牧业。我国已加入WTO,预计粮棉生产将会受到较大冲击,而花卉、园艺业则有较大竞争优势。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导致丹麦小麦谷物种植竞争力弱的原因是                               
①光、热不足,产量较低                    ②劳动力不足,生产成本高
③国土狭小,生产规模小                    ④投入化肥等生产资料多
A.①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小题2:我国入世以来,原先预计在国际市场有较强竞争力的花卉、蔬菜出口受阻,反而不如粮棉。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A.国际市场对花卉、蔬菜的需求减少B.缺少完善的生产——销售渠道
C.我国花卉、蔬菜的生产成本高D.受“绿色贸易”壁垒的影响
小题3:面对入世挑战,防止类似北美小麦向丹麦倾销的现象在我国出现,我们应采取的对策是
A.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实现粮棉区域化、专业化和规模化生产
B.提高粮棉进口税,保护我国的粮棉生产
C.发展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的粮棉生产
D.借鉴丹麦经验,发展畜牧业为主的农业生产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36分)读下列材料和图像,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目前北极地区冰雪覆盖面积日益缩小,此前常年冰封的“西北航线”可能在未来几十年变成“通航大通道”。(“西北航线”是指船从戴维斯海峡(见图)向北进入北冰洋,而后一路西行,再由白令海峡进入太平洋的航道。)

(1)说明如果船只由北美到亚洲沿这条航道行驶有何优越性,冬夏季航行中分别会遇到什么困难。(6分)
(2)下列河流中,不易发生凌汛的是 (   )(2分)
A.圣劳伦斯河
B.黄河下游山东段
C.松花江
D.伏尔加河
(3)据图中信息,洋流①、②、③中,属典型风海流的是           ,其名称是     ;图中的气温降水柱状图是芝加哥市的气候资料,根据气温、降水的特点,判断其类型是   ,该气候对应的自然带是          (8分)
(4)很多专家认为美国是目前世界上综合国力最强的国家,试从美国的基本实体方面加以评价。 (10分)
材料二:美国“锈带”的振兴
底特律、匹兹堡、和芝加哥等大工业城市所在的地区。20世纪中前期,是美国重要的工业区.20世纪70年代后,制造业在经济中的比重开始下降,该地区工厂大量***,失业率迅速上升,被遗弃的工厂设备锈迹斑斑。被形象地称为“锈带”。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锈带”开始了艰苦的产业转型。
该地区将分散的工业通过集中在具有优势区位的城市进行生产,提升优势产业竞争能力,如底特律不仅保持了汽车城的地位,而且成了名副其实的汽车城。
关闭或搬迁重污染企业,发展食品加工业等多种制造业和电子信息产业等高技术产业,如匹兹堡的钢铁大楼贴上了匹兹堡大学医学中心的招牌,“钢都”转型为教育、医疗、金融、艺术和高新技术研发综合发展的新型都市。
致力于开拓亚洲等发展中国家的市场,出口在“锈带”复兴中功不可没。
20世纪90年代后期,“锈带”所在地的各级政府降低财政开支,而用于教育、就业培训、公共福利、公路建设的投入则大幅提高。   
(5)从材料中总结出:“锈带”经济的再繁荣,对我国老工业基地的发展有哪些可借鉴的措施?(10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读澳大利亚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图甲和该国气候类型分布图乙,回答下列问题。(8分)

(1)A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___。该农业类型主要以            相结合为特征。
(2)该国是世界上      (粮食作物)和     (畜产品)的重要出口国。
(3)从地形和气候两方面分析:
A地区农业发展的不利条件是       ,B地区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是             
(4)澳大利亚中西部几乎不能发展农业的原因是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9分)阅读分析材料和图表.结合有关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古马里是13世纪~l6世纪期间西非草原上繁荣的贸易帝国。下图示意该区域的地理环境。

材料二 N国是非洲的人口大国,需要大量进口粮食。近年来,中国与N国积极合作,在该国推广高产水稻种植。下表表示N国主要粮食作物的构成。

(1)指出尼日尔河从P点到Q点河段的水量变化趋势,并分析其自然原因。(4分)
(2)比较甲、乙两地6~8月降水量的主要差异,并分析原因。(5分)
(3)简述在N国推广高产水稻种植将面临的限制性因素。(5分)
(4)根据古马里帝国所处的地理环境。分析其兴盛的可能原因。(5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读湄公河上游和下游地形的剖面图,回答问题。(16分)

(1)中南半岛北部地势高峻,山河相间,大河由________向________延伸(2分)。
(2)湄公河上游流经山区,______作用显著,河谷成______字形,水流湍急,蕴藏着丰富______资源。(3分)
(3)湄公河下游河谷________,水流________,泥沙沉积,河流附近形成________(冲积或者侵蚀)平原, ______    __平原是东南亚最大的平原。(4分)
(4)东南亚许多大河的沿河冲积平原和河口三角洲地区,土壤肥沃,灌溉便利,人口________,是重要的____    ____区。(2分)
(5)简述中南半岛的气候状况及其成因。(5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