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经济增长极和经济中心分布简图,回答问题。(30分)(1)连接两大经济中心的铁路干线是_______。甲城市是长株潭城市群中的核心城市之

读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经济增长极和经济中心分布简图,回答问题。(30分)(1)连接两大经济中心的铁路干线是_______。甲城市是长株潭城市群中的核心城市之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读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经济增长极和经济中心分布简图,回答问题。(30分)

(1)连接两大经济中心的铁路干线是_______。甲城市是长株潭城市群中的核心城市之一,影响该城市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 。(6分)
(2)简述该区域经济增长极的分布特点。(6分)
(3)简要分析该区域洪涝频发的主要自然原因。(9分)
(4)乙城市周边地区是我国主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简述该地发展商品粮生产有利的社会经济条件。(9分)
答案

(1)京广线 交通(6分)
(2)沿长江分布;沿铁路线分布(每点3分,共6分)
(3)地处季风气候区,降水的季节年际变化大,且降水集中夏季;地势低洼,排水不畅;河道和湖泊泥沙淤积严重,调节洪水能力减弱;河道弯曲,排水不畅。(每点3分,共9分)
(4)交通便利;国家政策的支持(商品粮基地);劳动力丰富;市场广阔;科技力量强。(9分,每点3分。答对3点给满分)
解析

(1)根据图示图中两大经济中心分别是武汉和长沙,连接武汉和长沙的铁路为京广线。影响城市株洲形成的区位条件是交通,被称为火车拉来的城市。
(2)根据图示:该区域经济增长极的分布特点是沿长江分布;沿铁路线分布。
(3)本题考查洪涝灾害的成因。可以从气候和地形两个方面分析。该地地处季风气候区,降水的季节年际变化大,且降水集中夏季;地势低洼,排水不畅;河道和湖泊泥沙淤积严重,调节洪水能力减弱;河道弯曲,排水不畅。
(4)本题考查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主要有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技术条件。自然条件包括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市场、交通运输、政府政策、劳动力、土地价格等。该地交通便利;国家政策的支持(商品粮基地);劳动力丰富;市场广阔;科技力量强。
举一反三
(7分)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图为长江三角洲地区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从地形、河流、海洋和交通四个方面,分析上海城市发展的有利区位条件。(4分)
地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河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海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交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南水北调和京沪高铁四个大型工程中,可以让上海市的人们生活更美好的有哪些?(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面一些观点或主张,符合可持续发展基本原则的是
①为了满足人们对物质需求的增长,应优先加快经济数量增长
②在保护全球环境过程中,发达国家比发展中国家应承担更多的责任和义务
③发达国家利用发展中国家对经济发展的需要而转嫁污染
④人类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必须保持在资源与环境的承载能力之内
⑤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道路,由于受技术水平限制,也要走“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 
A.①②B.③④ C.④⑤ D.②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60分)武汉是我国中部的地利枢纽,也是中部崛起的核心城市,同时是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城市,阅读下面材料请回答:
材料一 武汉城市圈和长(长沙)株(株洲)潭(湘潭)城市群为“两型社会”改革试验区,是国家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方针和中部崛起战略,推动东、中、西部协调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材料二 武汉城市圈与长株潭一体化经济发展空间分布简图(下图)

(1)图中A平原为重要的商品棉生产基地,简述该地商品棉生产有利的区位条件。(8分)
(2)图中连接B、C两大经济中心的铁路干线是____。C为武汉城市圈的核心城市,请分析该城市形成与发展的有利区位条件。(1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长江三角洲与珠江三角洲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区,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两个三角洲地区都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对其发展的有利条件的正确叙述是
A.长江三角洲矿产资源丰富
B.长江三角洲土地价格低廉
C.珠江三角洲水能资源丰富
D.珠江三角洲毗邻港澳地区
小题2:为解决长江三角洲地区能源紧张的状况,国家采取的措施有
①发展核电             ②西气东输            ③西电东送             ④南水北调
A.①②④B.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
小题3:近年来,珠江三角洲地区河流的河口附近出现咸潮(咸潮是指沿海地区海水通过河流或其他渠道倒流进内陆区域后,水中的盐分达到250毫升/升的自然灾害),下列措施有利于缓解咸潮的是
①从上游水库调水,引淡压咸                      ②大量引河水灌溉农田
③抽取地下水,提高河水水位                      ④植树造林,建设海防林绿化体系
⑤发展节水产业                                                  ⑥在河口清淤,降低河床
A.①②③B.③④⑤C.②③⑥D.①④⑤
小题4:关于上海港和广州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海岸线曲折,均为天然深水良港B.均位于河流入海口处,河海联运便利
C.港口周围地势平坦,筑港条件好D.邻近我国重要工业基地,货物吞吐量大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材料一长江三角洲地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2010年5月,国务院正式批准实施《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规划》提出要把长江三角洲地区打造为全球重要的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的中心,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门户、以及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是未来长江三角洲新型工业化和接受国际先进制造业转移的有效方式。为此要求长江三角地区进一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高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水平,提升地区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材料二图为我国某区域示意图。

(1)简述图所示区域的地形和水系特点,并分析对甲山区自然资源进行综合开发的主要途径。(12分)
(2)根据材料一,分析长江三角洲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有利区位条件。(8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