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完成各题。材料一:武广客运专线为中国的新建高速铁路工程之一,位于湖北、湖南和广东境内,是中国目前最长的铁路客运专线。全线全长约1068.8公里,途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各题。材料一:武广客运专线为中国的新建高速铁路工程之一,位于湖北、湖南和广东境内,是中国目前最长的铁路客运专线。全线全长约1068.8公里,途

题型:专项题难度:来源: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武广客运专线为中国的新建高速铁路工程之一,位于湖北、湖南和广东境内,是中国目前最长的铁路客运专线。全线全长约1068.8公里,途经200多座隧道。设计时速350公里/小时,最高时速394公里/小时,投资总额1166亿元人民币。客运专线的目的是为了缓解京广线的巨大客运压力。专线建成后,武汉到广州的时间由原来的11小时缩短到3小时,长沙到广州的时间由8小时缩短到2小时。
材料二:武广高铁线路图

材料三:图中甲和长沙两城市的气候资料


材料四:现在农民工正从以前劳动力外出“独闯”,逐渐演变成现在夫妻二人同时外出务工以及携子女外出流动的形式,农民工“家庭化”的趋势明显。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以后,在珠江三角洲务工的农民工纷纷回乡就业。
(1)武广高铁郴州至韶关段经过的地形单元是_____________,地质历史时期该处曾有多次岩浆侵入活动,由此推测该地区比较丰富的矿产资源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
(2)简析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形成和发展共同的区位因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010年春节后,珠江三角洲“用工荒”更为突出,据媒体报道,广东用工缺口200万。从地理学角度分析2010年春节后“用工”紧缺加剧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和长沙两城市纬度相差不大,但气候却有一定的差异;分析两地的气候差异及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南岭;有色金属
(2)位于平原或河谷平原地区,地形平坦;气候温和湿润,多河流,水资源丰富;农业历史悠久,较发达;水陆交通便利;有较好的工业基础;政府支持。
(3)世界经济开始复苏,珠江三角洲的加工定单增加,用工需求扩大;中西部经济发展,劳动力需求增加,就近务工,生活成本低;新一代农民工“家庭化” 趋势明显,使得劳动力成本增加。
(4)差异:长沙全年降水量比甲多,长沙城一月均温比甲要低。原因:长沙城离海洋近(受夏季风影响大),降水量较多。甲更靠近内陆(受夏季风影响小),降水量较少。甲位于四川盆地,由于北部秦岭、大巴山的阻挡,冬季南下的冷空气对甲影响较小,气候比较温暖。长沙城位于平原,冬季南下的冷空气对长沙影响较大,气温低。
举一反三
我国正在建设杭州—宁波—福州—厦门—深圳的沿海高速客运铁路,它对东南沿海的发展将起到促进作用。下图示意我国东南部部分铁路网。读图完成1~2题。

1、该高速铁路建设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     ]A、多地震,地质灾害严重
B、多台风,气象灾害严重
C、地形地质条件复杂,河流众多
D、所经地区人口多,侵占农田多2、该铁路的开通,将带来的影响和变化有[     ]A、造成劳动力的大量流失
B、直接促进了我省与江西省的经济联系
C、造成沿线地区农产品种植种类的很大变化
D、造成多种交通运输方式的客源市场重新整合
题型:专项题难度:| 查看答案
读下图,完成1~2题。
 
1、图示反映了区域的[     ]
A、整体性特征
B、差异性特征
C、开放性特征
D、稳定性特征2、图中区域发展水平产生差异的原因,不可能的是[     ]
A、地理位置差异
B、气候、地貌差异
C、人种分布差异
D、矿产资源条件差异
题型:专项题难度:| 查看答案
我国A区域位于沿海,海陆交通便利;B区域位于内陆山区,有两条省道通过,拥有丰富的煤铁资源。下表是两区域部分统计数据,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两区域发展经济的相对优势是:A区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区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区域和B区域合作发展,产生下列要素的流动。从 A区域流向B区域的主要是_______(填选项代码),从B区域流向A区域的主要是(填选项代码)______。 ①资金②劳动力③技术、管理④原料、燃料⑤劳动密集型产业
(3)分析技术和资金的流动对流入区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专项题难度:| 查看答案
2010年12月15日,墨脱公路嘎隆拉隧道爆破成功,结束了墨脱是我国唯一一个不通公路的县的历史。墨脱县地处喜马拉雅山脉东端,海拔由7000多米急速过渡到200米,年降水量在2358毫米以上,南部最大降水量可达5000毫米。当地地震、滑坡、泥石流、强降雨频发。据此回答1—3题。1、制约墨脱县修筑公路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地处边疆,经济落后
B.地质条件复杂
C.人口稀少,运输需求少
D.海拔高,气候严寒2、墨脱公路建成通车后,对当地经济可能产生的影响是[     ]
A.促进当地产业结构的调整
B.增强区域间文化交流
C.加强民族团结,巩固国防安全
D.生物多样性减少,加剧环境污染3、墨脱县南部降水丰沛的主要原因是[     ]
A.夏季受东南季风影响大
B.受北印度洋季风洋流的影响
C.地处喜马拉雅山迎风坡
D.植被覆盖率高、空气湿度大
题型:北京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川藏铁路示意图。

材料二:
    2009年9月,川藏铁路正式动工。该线全线贯通后成都到拉萨只需8个多小时。川藏铁路起于成都,经康定、林芝到拉萨,全长1629千米。沿途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显著的地域差异组成了一条色彩斑斓的彩带,既有无限魅力又考验着这项伟大的工程。
材料三:
    川藏铁路沿线自然资源富足,其中玉龙铜矿是我国迄今发现的最大铜矿床之一,探明储量达650万吨。川藏铁路的修建,还将打通我国与南亚的陆路经贸通道。目前西藏的亚东和聂拉木口岸是我国通往南亚印度、尼泊尔的两个重要陆路口岸,拉萨通往亚东和聂拉木口岸的出境通道也已纳入我国中长期路网规划。
(1)川藏铁路从拉萨到成都跨越了我国地势的第________(一、二、三)级阶梯。填出序号代表的地形单元: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
(2)运用所学知识,说明川藏铁路对西藏地区发展的促进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该区域自然条件对川藏铁路建设的不利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列举两例修建该铁路可能给沿线地区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江苏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