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R河流域及周边地区图。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R河塑造了世界著名的大峡谷,峡谷平均深度达1600m。R河中上游地区年降水量约为250-500mm,下

下图为R河流域及周边地区图。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R河塑造了世界著名的大峡谷,峡谷平均深度达1600m。R河中上游地区年降水量约为250-500mm,下

题型:福建省高考真题难度:来源:
下图为R河流域及周边地区图。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R河塑造了世界著名的大峡谷,峡谷平均深度达1600m。R河中上游地区年降水量约为250-500mm,下游地区年降水量一般不足100mm。甲国在R河干支流上修建了近百座水库和大型引水工程,促进了该国西部的城市和工农业的发展。
(l)R河大峡谷呈现出谷底荒漠、北壁林木苍翠、南壁植物稀少的景观,分别说明其成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甲国西部沿海地区相比,R河沿岸地区工业较不发达,分析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R河河口出现断流现象的人为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分析R河径流量减少对下游自然环境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大峡谷深居内陆,谷底受下沉气流控制,降水稀少,形成荒漠景观;北壁为湿润气流的迎风坡,降水多,林木苍翠;南壁为背风坡,降水少,植物稀少。
(2)甲河中上游为重要的水源保护区,且流域生态环境脆弱,限制了工业发展;大部分地处内陆山区,水陆交通较不便;城镇数量少,人口较少;技术水平低于甲国西部沿海地区。
(3)甲国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人口增长对水的需求量不断增多,R河梯级开发和引水工程截留了大量中上游来水,使下游的径流量减少,河口出现断流现象。
(4)径流量减少,地下水位下降;海水倒灌,土壤盐碱化加剧,水质变差;来水来沙的减少,使沿岸土地肥力下降,河口附近海域渔业资源减少;海水入侵,海岸线侵蚀加剧;湿地减少、影响动植物的生长与栖息;蒸发旺盛,气候更加干旱,大陆性增强;荒漠化加剧,下游生态环境趋向恶化。
举一反三
依据图文资料及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某岛国人口约500万(2009年),经济发达,淡水资源严重不足。该国国土面积约640万平方千米,其中生态面积约500万平方千米,地形单调,中间阶段不足15米。岛上河流最长不足16千米。图1示意该国全岛信其附近地区,图2为对应的气候资料。


(1)简述该国气候特征,并分析该国淡水资源严重不足的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3为图1中M水坝的景观。水坝能阻挡海水涌入,并通过其闸门调控河流入海流量。说明建坝前后坝内水域水的咸淡变化及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除建坝外,请你在为该国再提出一种解决淡水资源短缺的办法,并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高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结合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1)Y市所在地每年一月盛行什么风?该盛行风对当地气候的形成有何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M河三角洲地区易发生洪涝。请据图简述两条直接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图所示棉花产地都具有光热充足、水源丰富、土壤肥沃的自然条件。请据图说明两地具备这些条件的共同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S市产业结构的调整是如何带动周边地区城镇化发展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天津高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下图为某条线路沿线宽200km的范围地区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该线是[     ]
A.亚欧大陆桥(中国段)
B.第一条西气东输线路
C.西电东送北线
D.北煤南运线路2、沿该线自东南向西北[     ]
A.经过我国地势三大阶梯
B.经过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等三大自然带
C.气温年较差呈增大趋势
D.生物风化作用越来越强
题型:河南省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下图中晨昏线与纬线切于A点,且A点附近可以看到极光。据图完成1—2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晨线与赤道相交于80°W
B.A点的正午太阳高度是20°
C.北京昼夜长短的差值比夏至日大
D.伦敦早晨树影倒向西南2、气候变暖对该区域的直接影响最有可能是[     ]
A.冰岛粮食更加短缺
B.欧洲西部的冬季气温比现在更低
C.北大西洋暖流势力减弱
D.阿尔卑斯山脉雪线下降
题型:河南省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塔里木河流域是我国最大的内流区域,由环塔里木盆地的阿克苏河、喀什噶尔河、叶尔羌河、和田河、开都河、孔雀河等9大水系144条河流组成。受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影响,目前与塔里木河干流有地表水联系的只有阿克苏河、叶尔羌河、和田河三条源流。20世纪70年代初,随着塔里木河上游水量的减少和干流上中游耗水量的增加,下游来水量锐减,特别是1972年大西海子拦河水库建成后,基本已无水下泄河道。

材料二:
    上海世博会中的沙特阿拉伯展馆定名为“阿拉伯之城”,主题为“生命的活力”,其灵感来自于沙漠中的绿洲,主体建筑像一艘高悬于空中的大船,展馆着重展示沙特阿拉伯在常年无水河流和湖泊(有“无流国”之称)的严酷自然环境下,如何创建美丽的城市、营造美好的生活。

(1)塔里木盆地和沙特阿拉伯同属干旱区,但塔里木盆地河流较多,而沙特阿拉伯地表几乎没有河流。试分析产生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图中大西海子拦河水库修建对下游地区地表自然环境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人建议把渤海湾海水通过管道引入罗布泊,你是否赞同,请说出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河南省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