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日本、印度两国图,回答问题。(1)联系A、B两大洋的重要水上交通通道是_______海峡;(2)日本、印度是世界重要的钢铁生产大国,但分布差异大,日本钢铁工业

读日本、印度两国图,回答问题。(1)联系A、B两大洋的重要水上交通通道是_______海峡;(2)日本、印度是世界重要的钢铁生产大国,但分布差异大,日本钢铁工业

题型:山东省模拟题难度:来源:
读日本、印度两国图,回答问题。

(1)联系A、B两大洋的重要水上交通通道是_______海峡;
(2)日本、印度是世界重要的钢铁生产大国,但分布差异大,日本钢铁工业多分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制约两国经济发展的因素不同,制约日本发展的突出因素___________;制约印度发展的不利的人文因素突出地反映在____________。
(4)2011年3月11日,日本本州岛附近发生里氏9.0级强烈地震。请解释日本多地震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马六甲
(2)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日本资源缺乏国内市场狭小,对外依赖很大,这里多优良港湾,便于运进原料、运出产品
(3)资源;人口众多
(4)位于太平洋板快和亚欧板快的交界处,地壳活动活跃(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
举一反三
下图为R河流域及周边地区图。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R河塑造了世界著名的大峡谷,峡谷平均深度达1600m。R河中上游地区年降水量约为250-500mm,下游地区年降水量一般不足100mm。甲国在R河干支流上修建了近百座水库和大型引水工程,促进了该国西部的城市和工农业的发展。
(l)R河大峡谷呈现出谷底荒漠、北壁林木苍翠、南壁植物稀少的景观,分别说明其成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甲国西部沿海地区相比,R河沿岸地区工业较不发达,分析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R河河口出现断流现象的人为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分析R河径流量减少对下游自然环境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福建省高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依据图文资料及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某岛国人口约500万(2009年),经济发达,淡水资源严重不足。该国国土面积约640万平方千米,其中生态面积约500万平方千米,地形单调,中间阶段不足15米。岛上河流最长不足16千米。图1示意该国全岛信其附近地区,图2为对应的气候资料。


(1)简述该国气候特征,并分析该国淡水资源严重不足的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3为图1中M水坝的景观。水坝能阻挡海水涌入,并通过其闸门调控河流入海流量。说明建坝前后坝内水域水的咸淡变化及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除建坝外,请你在为该国再提出一种解决淡水资源短缺的办法,并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高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结合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1)Y市所在地每年一月盛行什么风?该盛行风对当地气候的形成有何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M河三角洲地区易发生洪涝。请据图简述两条直接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图所示棉花产地都具有光热充足、水源丰富、土壤肥沃的自然条件。请据图说明两地具备这些条件的共同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S市产业结构的调整是如何带动周边地区城镇化发展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天津高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下图为某条线路沿线宽200km的范围地区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该线是[     ]
A.亚欧大陆桥(中国段)
B.第一条西气东输线路
C.西电东送北线
D.北煤南运线路2、沿该线自东南向西北[     ]
A.经过我国地势三大阶梯
B.经过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等三大自然带
C.气温年较差呈增大趋势
D.生物风化作用越来越强
题型:河南省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下图中晨昏线与纬线切于A点,且A点附近可以看到极光。据图完成1—2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晨线与赤道相交于80°W
B.A点的正午太阳高度是20°
C.北京昼夜长短的差值比夏至日大
D.伦敦早晨树影倒向西南2、气候变暖对该区域的直接影响最有可能是[     ]
A.冰岛粮食更加短缺
B.欧洲西部的冬季气温比现在更低
C.北大西洋暖流势力减弱
D.阿尔卑斯山脉雪线下降
题型:河南省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