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文】材料一 图甲示意我国某区域的水系分布。某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对图甲中的M地进行实地考察,并查阅了相关资料,发现近三十年来M地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图乙示意M地

【题文】材料一 图甲示意我国某区域的水系分布。某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对图甲中的M地进行实地考察,并查阅了相关资料,发现近三十年来M地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图乙示意M地

题型:难度:来源:
【题文】材料一 图甲示意我国某区域的水系分布。某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对图甲中的M地进行实地考察,并查阅了相关资料,发现近三十年来M地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图乙示意M地的等高线分布,表1示意M地的土地利用结构变化。读图表回答问题。(22分)

M地的土地利用结构变化
 
耕地
林地
草地
荒地
其他
1978年
55.0%
19.8%
4.9%
15.4%
4.9%
2008年
40.2%
44.1%
6.2%
1.3%
8.2%
 
(1)描述M地的气候特征。(6分)
(2)根据材料分析M地生态环境的改善对R河水文特征的影响。
材料二 图表示南美洲部分气温及降水分布,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3)大陆东西两侧沿海10℃等温线经过地区的降水量分别为多少?(2分)并说明造成A地降水量偏低的主要原因?(6分)
(4)南回归线附近大陆两岸年均温的差异及其形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6分)
答案
【答案】
(1)气候特征:亚热带季风气候(2分);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4分)
(2)林地、草地面积增加,水土流失减轻。(2分)  河流流量的季节变化变小; 河流含沙量减小 (2分)
(3) 200~500mm、>2000mm (2分);安第斯山脉阻隔了来自太平洋的水汽,虽东临大西洋,但处于西风带的离岸风,大西洋水汽也难以进入大陆(6分)。
(4) 东部的年均温高于西部(2分)。主要原因有:地势西高东低,气温直减率造成西部地区气温较低;风带的影响:南回归线附近东南信风在大陆东岸由海洋吹向陆地,使东都受到温暖海洋的影响,东部受巴西暖流影响较为温暖。(4分)
解析
【解析】
试题分析:
(1)从图是信息可以看出,M地位于长江以南,南岭以北。这里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所以气候特征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
(2)根据材料分析,M地的土地利用发生了重大变化,耕地比例大幅度减小,林地和草地明显增加生态环境的改善,植被覆盖概率提高,所以生态环境会较大改善。水土流失减轻。地表径流的流速减慢,降水下渗变为地下水的量增大,河流流量的季节变化变小;河流含沙量减小 。
(3)从图是信息可以看出,大陆东西两侧沿海10℃等温线经过地区的降水量分别为200~500mm、>2000mm 。本区正好位于南纬40度以南地带,属于西风带影响范围之下,安第斯山脉阻隔了来自太平洋的水汽,虽东临大西洋,但处于西风带的离岸风,大西洋水汽也难以进入大陆。
(4)南回归线附近大陆两岸年均温存在明显的差异,东部的年均温高于西部。这主要是因为:地势西高东低,气温直减率造成西部地区气温较低;风带的影响:南回归线附近东南信风在大陆东岸由海洋吹向陆地,使东都受到温暖海洋的影响,东部受巴西暖流影响较为温暖。
考点:土地的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以及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点评:本题属于中等难度题目,阅读图表的能力是学生需要加强和提高的,本题的知识点并不难。
举一反三
【题文】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对我国图示区域进行科学考察,读下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据图可知
A.甲图河流可能自d流向c
B.甲图c处河流西岸附近河水较东岸附近深
C.甲图a、b之间通视度可能较好
D.乙图C2处受流水侵蚀作用形成谷地
【小题2】乙图中村落选址考虑的最主要条件是(  )
A.地处河流上游,水质良好B.周围地貌多样,风景优美
C.地形相对开阔,交通方便D.背靠山地缓坡,滑坡很少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3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非洲部分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年降水量分布图与风向示意图

材料二埃塞俄比亚拥有9000多万人口,人均GDP约400美元,自然资源丰富,社会环
境和平稳定。根据非洲成长与机会法案,埃塞俄比亚的产品可在免关税的情况下进入美国
和欧盟。1970年后,埃塞俄比亚一直与中国保持着友好关系,中国目前是埃塞俄比亚第一大
投资国。2015年10月首次采用全套“中国标准”修建的电气化铁路——埃塞俄比亚至吉布
提铁路将全线通车,开辟了埃塞俄比亚通往曼德海峡的大通道。
(1)A、B、C三地等高线密集区共同的地貌类型是                   ;D-E -线的地貌类型是____     ;请阐释上述两类地貌在此处的形成过程。(14分)
(2)根据图示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分析M地气候类型的形成原因。(10分)
(3)简析中国成为埃塞俄比亚的第一大投资国的原因。(8分)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读“某地区等高线(单位:米)地形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关于图中规划公路叙述正确的是(  )
A.最大高差可能为180米
B.走向为东北—西南
C.长度约为6千米
D.穿越山脊地区
【小题2】沿图中a—b剖面线绘制的地形剖面图是下图中的(   )


【小题3】在图示区域内拟建一座防火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如图是“我国某地(24°N,106°E)附近等高线图”及拍摄照片,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图示地貌在该区域分布较集中,该地貌及其成因是 (  )
A.天坑 流水溶蚀塌陷形成
B.火山口 火山活动形成
C.断块山 岩层断裂错动形成
D.陨石坑 陨石撞击形成
【小题2】某极限运动俱乐部在A处从崖顶到崖底开展绳降比
赛,运动员准备的绳长最适宜的是(  )
A.45米B.55米C.105米D.125米
【小题3】能全程拍摄并拍到图示照片的摄影机位是(    )
A.甲B.乙C.丙D.丁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不同的自然环境中人类活动也有差异;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使人类影响和改变自然环境的能力大大提高,因此人类必须走人地关系和谐统一的道路。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问题。
材料一 长江中游D湖及周边地区图

材料二 D湖沿岸某地的“1950年和2010年土地利用状况示意图”

(1)概述材料一图示区域的地形特征。(4分)
(2)湖陆风是指由于湖泊与陆地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风。请简析该湖区湖陆风在每年7~8月份最为明显的主要原因。(4分)
(3)简析该地土地利用变化对湖泊及周围地区环境产生的影响。(5分)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