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文】下图表示全球昼长的年内变化幅度(一年内昼长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值)随纬度的分布规律,读图回答下列问题。(9分)(1)甲、乙两地昼长的年内变化幅度分别是__

【题文】下图表示全球昼长的年内变化幅度(一年内昼长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值)随纬度的分布规律,读图回答下列问题。(9分)(1)甲、乙两地昼长的年内变化幅度分别是__

题型:难度:来源:
【题文】下图表示全球昼长的年内变化幅度(一年内昼长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值)随纬度的分布规律,读图回答下列问题。(9分)

(1)甲、乙两地昼长的年内变化幅度分别是________小时,________小时。
(2)甲地所在的纬线是________,乙地的纬度数为________。
(3)甲地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的最大值出现在________(日期),为________,该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当太阳直射乙地时,甲、乙、丙、丁四地正午太阳高度由大到小排序为________。之后一个月内,丁地正午日影渐短,此时,甲、乙、丙、丁四地昼长由小到大的排序为________。
答案
【答案】
(1)24     0
(2)66°34′N纬线(或北极圈)    0°(填赤道不得分)
(3)6月22日(填夏至日不得分)     46°52′  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4)乙>丁>丙>甲     甲<丙<乙<丁
解析
【解析】
试题分析:
(1)由图可知,甲地昼长的年内变化幅度是24时;乙地昼长的年内变化幅度是0小时。
(2)由图可知,甲地为北半球出现极昼的最低纬度,所以是北极圈。乙地昼长的年内变化幅度是0小时,因此是赤道。
(3)由上题可知,甲地是北极圈,其正午太阳高度的最大值出现在夏至日,其正午太阳高度H=90?-66?34´-23?26´=46?52´。夏至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是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逐渐递减。
(4)全球昼长的年内变化幅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增,根据图示的全球昼长的年内变化幅度,可以推知四地的纬度值从低到高是乙丁丙甲。当太阳直射赤道时,正午太阳高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所以,四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从大到小排序与其纬度排序一致。之后一个月内丁地日影渐短,意味着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位置越靠南昼长越长,因此四地昼长由小到大的排序是甲丙乙丁。
考点:本题考查光照图的综合判读。
举一反三
【题文】地球自转产生了(   )
A.昼和夜B.昼夜交替
C.昼夜长短变化D.极昼和极夜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下面四幅图中(中心是极点,箭头指示地球自转方向),若斜线部分为5月1日,则北京时间为5月2日4:00的是(   )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北京时间2012年12月7日16点18分,日本东部海域发生里氏7.3级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地震发生时,纽约(740W)的区时是(   )
A.12月7日3时18分 B.12月7日13时18分
C.12月8日3时18分D.12月6日13时18分
【小题2】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   )
A.地核B.上地幔
C.下地幔D.地壳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下图为我省某中学独轮车比赛的瞬间实景拍摄,时间为夏季15点。图中直线跑道的走向大致是(   )
A.东北一西南B.东西
C.西北一东南D.南北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下图为北半球夏至局部经纬网与晨昏线图,弧AC为一部分晨昏线,回答问题。

【小题1】下列对该日描述正确的是(   )
A.E日落地方时比C晚2个小时
B.北京时间而言,B与C同时迎来日出
C.B日出地方时为8时
D.北京时间而言,A与C同时迎来日落
【小题2】此时刻,下列地点组合中太阳高度相同的一组是(   )
A.(66.5°N,150°E)、(66.5°S,150°E)
B.(43.5°N,150°E)、(3.5°S,150°E)
C.(0°,30°E)、(0°,90°W)
D.(0°,0°)、(0°,180°)
【小题3】几小时后,E处平原的人们将看见太阳位于地平线上(x≥0且为整数)(   )
A.3+x B.3+6x
C.2+12xD.2+24x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