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文】秦国蜀郡守李冰,在岷江中游修筑都江堰。这个工程采取中流做堰的方法,把岷江水分为内江和外江。内江供灌溉,外江供分洪,控制了岷江激流,使水势转为平缓,既免除

【题文】秦国蜀郡守李冰,在岷江中游修筑都江堰。这个工程采取中流做堰的方法,把岷江水分为内江和外江。内江供灌溉,外江供分洪,控制了岷江激流,使水势转为平缓,既免除

题型:难度:来源:
【题文】秦国蜀郡守李冰,在岷江中游修筑都江堰。这个工程采取中流做堰的方法,把岷江水分为内江和外江。内江供灌溉,外江供分洪,控制了岷江激流,使水势转为平缓,既免除了水灾,还能灌溉300多万亩农田。读都江堰内外江模拟景观图(图8),回答15~16题。

图8
【小题1】都江堰把岷江水分为内江和外江,关于内江和外江枯水期水流速度的分析,正确的是                                                                    (   )
A.内江处于凹地,枯水时水流速度快
B.内江处于凸地,枯水时水流速度快
C.外江处于凹地,枯水时水流速度快
D.外江处于凸地,枯水时水流速度快
【小题2】从人文景观的建造对自然影响所体现的思想看,下列人文景观与都江堰相同的是
A.埃及金字塔B.三门峡水电站C.新疆坎儿井D.阿斯旺大坝
答案
【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解析
【解析】本题考查都江堰。
【小题1】图示反映内江位于凹岸,水流较急,而外江位于河流凸岸,水流较缓。
【小题2】都江堰的建设反映了人类顺应自然环境,因地制宜思想的反映。坎儿井反映了新疆人们顺应当地干旱的自然环境,利用地下暗渠引水灌溉的工程,同样体现了因地制宜的思想,故选C项。
举一反三
【题文】读南半球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甲、乙表示河流两坡面,回答问题。(共10分)

【小题1】 若此时上海是一年中白昼最长,黑夜最短的时刻,且图中太阳光线为正午时的太阳光线,则该地的地理纬度为                        
【小题2】地质史上重要的成煤时期有                   ,若要在该地区找煤,A、B、C岩层中有可能找到的是         
【小题3】根据图中信息,简要说明图中河谷形成的原因,判断该河流流向并说明理由。
                                      
【小题4】 图中河流甲坡易发生的地质灾害
                        等,原因是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形成长江三角洲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风力沉积B.流水侵蚀
C.流水沉积D.物理风化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如图所示

【小题1】三大类岩石转换过程中,与②作用过程相同的是(  )
A.①B.③C.⑤D.⑧
【小题2】③过程不包括的作用形式是(  )
A.沉积作用B.侵蚀作用C.搬运作用D.变质作用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受侵蚀作用影响最强的地区是(  )。
A.甲B.乙C.丙D.丁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读“四种地貌景观图”,回答问题。   
   
【小题1】上图所表示的地质构造或地貌景观中,主要由于内力作用形成的是(    )
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
【小题2】图中主要由流水堆积作用形成的是(    )
A.①B.②C.③D.④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