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文】读喀斯特地貌示意图,其中“天坑”是一种分布在喀斯特地区的特殊的地质景观,因地下溶洞的顶部多次坍塌裸露出地面而成。回答下列小题。【小题1】溶洞的形成与地壳

【题文】读喀斯特地貌示意图,其中“天坑”是一种分布在喀斯特地区的特殊的地质景观,因地下溶洞的顶部多次坍塌裸露出地面而成。回答下列小题。【小题1】溶洞的形成与地壳

题型:难度:来源:
【题文】读喀斯特地貌示意图,其中“天坑”是一种分布在喀斯特地区的特殊的地质景观,因地下溶洞的顶部多次坍塌裸露出地面而成。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溶洞的形成与地壳的升、降作用有关,当处在地质稳定期时,通常形成水平溶洞。对该图判读正确的是(   )
A.河谷的形成与河流侵蚀有关,与地壳抬升无关
B.该地起码有三次地质稳定期
C.石灰岩多裂隙,故地下水多且地下水位埋藏浅
D.该处降水偏少,故溶洞内无水
【小题2】图中事物按形成年代由早到晚排序正确的是(   )
A.石灰岩、溶洞①、天坑B.天坑、溶洞①、溶洞②
C.溶洞②、溶洞①、石灰岩D.石灰岩、地下河、溶洞①
答案
【答案】
【小题1】B
【小题2】A
解析
【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河谷形成因河流侵蚀形成,地壳不断抬升,河流侵蚀深度增加,故A错;根据题意,当处在地质稳定期时,形成水平溶洞,根据溶洞分布可知,该地有三次地质稳定期,B正确;石灰岩多裂隙,故地下水为埋藏深,C错;喀斯特地貌外力以流水为主,该处降水多,故 溶洞内有水,D错。
【小题2】A项:喀斯特地貌形成于石灰岩地貌基础上,所以石灰岩最早形成,天坑形成是因地下溶洞的顶部多次坍塌裸露出地面而成,故天坑形成晚于溶洞,A项正确;B项:天坑形成时间最晚,故B错;C项:石灰岩最早形成,C错;地下河是地表水不断下渗形成,溶洞①形成早于地下河,D错。
考点:喀斯特地貌成因及特征;喀斯特地区景观形成顺序
举一反三
【题文】读渭河水系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渭河谷地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
A.流水侵蚀B.流水沉积
C.地壳断裂陷落D.地壳褶皱凹陷
【小题2】渭河河道具有北移的历史规律,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南岸支流多,流速快B.地转偏向力的影响
C.北岸支流含沙量大D.北岸地表组成物质较粗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下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图中Ⅰ、Ⅱ、Ⅲ分别代表沉积环境、熔融环境和变质环境,箭头线代表不同的地质过程。读图回答下面问题。

【小题1】2008北京奥运金牌上镶的昆仑玉的形成过程属(     )
A.②B.③
C.④D.⑤
【小题2】古生物进入并成为岩石中化石的地质环境和过程是(     )
A.Ⅰ——①B.Ⅱ——③
C.Ⅲ——⑤D.⑥——Ⅰ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24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奥兰治河(Orange River)是南非径流量最大的河流,长2200公里,流域面积97万多平方公里。其干流上的①地径流量是106.12亿立方米/年,②地径流量是105.83亿立方米/年。流域内矿产资源丰富,在金伯利附近死火山通道中发现了金刚石原生矿,并在奥兰治河入海口发现了规模大、品位高的金刚石砂。
(1)说出甲处理论蒸发量的数值,并简要分析原因。(6分)
(2)简述①至②河段径流量变化的特点,并分析变化的自然原因。(10分)
(3)按岩石成因,说出金刚石原生矿的岩石类型。并简要描述奥兰治河入海口金刚石砂形成的地质过程。(8分)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受地质作用影响,湖南省张家界石英砂岩岩峰林立,安徽省黄山多球状“怪石”。下面三副图分别是摄影爱好者拍摄的张家界和黄山风光图片以及三大类岩石及岩浆之间相互关系示意图,图中a、b、c表示三大类岩石。完成以下问题。

【小题1】根据图片判断,景观图中山体岩石类型分别是图中的(   )
A.c bB.a b
C.b aD.a c
【小题2】根据图片判断,形成图8山体岩石的地质作用主要是(   )
A.风化侵蚀、重融再生B.岩浆活动、冷却凝固
C.搬运堆积、固结成岩D.外力作用、变质作用
【小题3】形成张家界的峰林、黄山的“怪石”景观的最主要外力作用分别是(   )
A.流水侵蚀风化作用B.流水堆积风力侵蚀
C.风力堆积流水侵蚀D.风化作用流水堆积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河流中下游地区的河漫滩(   )
A.一般出现在凹岸B.枯水季节接受堆积
C.侵蚀作用强于堆积作用D.洪水季节被淹没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