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文】玻利维亚是南美洲中西部的内陆国,矿产资源丰富,经济相对落后。是世界上锂资源最丰富的国家。该国政府提出了“初期阶段开发由本国自有资金全面控制,技术力量强的

【题文】玻利维亚是南美洲中西部的内陆国,矿产资源丰富,经济相对落后。是世界上锂资源最丰富的国家。该国政府提出了“初期阶段开发由本国自有资金全面控制,技术力量强的

题型:难度:来源:
【题文】玻利维亚是南美洲中西部的内陆国,矿产资源丰富,经济相对落后。是世界上锂资源最丰富的国家。该国政府提出了“初期阶段开发由本国自有资金全面控制,技术力量强的外资公司只能参加最后生产高附加值产品的投资项目”的开发指导方针。阅读下列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0分)

(1)结合材料简述玻利维亚地形特征。(2分)
(2)结合材料分析造成A. B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以及B地的气候特征。(2分)
(3)玻利堆亚西部地区是世界重要的驼羊养殖区,驼羊被喻为“吃草不拔根,产绒价如金”的畜种。简要分析玻利维亚大力发展驼羊养殖业的主要原因。(3分)
(4)请你为该国开发锂矿资源提出合理化方案。(3分)
答案
【答案】
(1)西部山地为主,东部平原;地势西高东低 (2分)
(2)地形(1分) ; 终年高温,一年分为干湿两季(干湿两季明显)(1分)
(3)西部山地广布,适合驼羊生长;养殖驼羊对草地破坏较小,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驼羊经济效益高,利于促进国家经济发展。(每点1分,共3分)
(4)吸引外资对锂矿进行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提高加工工业的技术水平,减少工业三废的排放;避免外国公司掠夺式地开采锂矿,合理开发资源;减少破坏植被、水土流失、水污染等环境问题的产生。(每点1分,答对其中任意三点得3分)
解析
【解析】
试题分析:
(1)地形特征的描述应从地形类型、分布及地势特征等方面分析。据图中的等高线可以判断。
(2)从气候资料图中可以看出A地气温明显低于B地。影响气温的因素主要从纬度(太阳辐射)、下垫面、人类活动等方面考虑。A、B两地纬度相近,但其海拔高度差异很大,所以影响的主要因素是地形。描述气候特征要从降水和气温两方面进行说明,A地各月气温在15℃及以上,全年高温,且年温差较小;降水上季节差异很大,冬半年少雨,夏半年多雨,干湿季明显。
(3)驼羊养殖业属于畜牧业,一般分布在山区。而玻利维亚为内陆国家,降水较少,西部又为山区,适合驼羊生长。材料中还提到驼羊“吃草不拔根,产绒价如金”,说明驼羊养殖不会对生态环境,尤其是对植被产生破坏,利于山区水土保持;同时羊绒可以获得较高的经济价值,能够促进国家经济发展。故该地区适合驼羊养殖。
(4)可持续发展包括生态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社会可持续发展。该题应从这三个方面来阐述。题干中提到了“初期阶段开发由本国自有资金全面控制”,这样该国就可以合理有序的利用本国资源,可以避免其他国家对该国的掠夺,同时减小无序不合理开采过程对自然地理环境的破坏,这主要是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角度。题干中还提到“技术力量强的外资公司只能参加最后生产高附加值产品的投资项目”,这样通过引进发达地区的技术,有利于该国锂矿资源的高效利用,延长了产业链,增加了最后的附加值,同时可以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本国的就业率,保证社会的稳定。同时可以学习发达地区的技术,有利于该国技术水平的提高,还可以在生产过程中减少污染排放,起到了保护环境的作用。这里主要从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角度来分析。
考点:考查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及经济地理特征。
举一反三
【题文】下图区域是我国重要的冬小麦区,该区域冬小麦的生长期约为7个半月(从年前的10月中旬到年后的5月下旬),图中表示冬小麦各生长阶段平均水分亏缺率(%)(水分亏缺率是小麦生长期降水量与需水量之比)的空间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有关图示信息的解读,正确的是
A.纬度较高的地区水分亏缺较严重B.气温较高的时期水分亏缺较严重
C.海拔越高的地区水分亏损越严重 D.降水越多的月份水分亏损越严重
【小题2】小麦灌浆—成熟期的水分亏缺率超过了冬前生长期,主要原因是
A.灌浆成熟期,区域气温较低 B.灌浆成熟期,区域降水较少
C.冬前生长期,小麦需水量多D.冬前生长期,区域风力较大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读图和表,回答下列各题。

表:①②③④四地气温年、日较差统计表(单位:℃)

 
 
 





日较差
1月
7.5
14
12
10
7月
9
15
11
11
年较差
4.9
18.3
3.8
8.7
 
【小题1】四地中海陆间水循环最活跃的是
A.①B.②C.③D.④
【小题2】甲、乙、丙、丁与①②③④对应正确的是
A.甲-①B.乙-②
C.丙-③D.丁-④
【小题3】将极夜正午太阳高度都看成0°,①②两地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①<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①②分别位于温带和热带,则①昼长一定大于②
B.若①②分别位于热带和温带,则①②纬度和可能为90°
C.若①②分别位于热带和寒带,则①②纬度和可能为90°
D.若①②分别位于寒带和热带,则①②纬度和一定大于90°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夏特古道沟通新疆天山南北,全长约120公里,是丝绸之路上最为险峻的一条古隘道。如今横穿支离破碎的冰川、冰缝及横渡汹涌的南木扎尔特河都给徒步探险者构成极大的威胁。读图和以上材料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历史上温暖期是该古道使用最多的时期,下列朝代中夏特古道使用最多的是
A.汉朝(前202~公元220年)B.唐朝(618~907年)
C.宋朝(960~1279年)D.明朝(1368~1644年)
【小题2】与夏季相比,分析目前去夏特古道徒步探险较安全的季节是春、秋季,其主要原因是
A.气温低B.流量小
C.降水少D.冰缝多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读图和表,回答下列小题。

表1:①②③④四地气温年、日较差统计表(单位:℃)

【小题1】四地中海陆间循环最活跃的是
A.①B.②C.③D.④
【小题2】甲、乙、丙、丁与①②③④对应正确的是
A.甲—①B.乙—②
C.丙—③D.丁—④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下图为我国西藏局部区域防护林工程分布示意图。几十年前,图示区域被认为是西藏风沙最大的地方,如今,经过多年的植树造林工程,沿江沿河的防护林体系基本建成。数据显示,和30年前相比,图示区域大风天气年均减少32天。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所示区域的土地利用构成中,比重最高的利用类型是
A.耕地 B.林地
C.草地 D.建筑用地
【小题2】通过统计记录发现,近年来图示区域每年12月至次年3月常常形成沙尘暴发生源地,据材料推断该地区的沙源地最可能位于
A.高山荒漠带 B.河谷地带
C.高山草原带 D.交通沿线区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