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文】(10分)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不同的自然环境中人类活动也有差异;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使人类影响和改变自然环境的能力大大提高,因此人类必须

【题文】(10分)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不同的自然环境中人类活动也有差异;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使人类影响和改变自然环境的能力大大提高,因此人类必须

题型:难度:来源:
【题文】(10分)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不同的自然环境中人类活动也有差异;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使人类影响和改变自然环境的能力大大提高,因此人类必须走人地关系和谐统一的道路。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问题。
材料一长江中游D湖及周边地区图

材料二 D湖沿岸某地的“1950年和2010年土地利用状况示意图”

(1) 湖陆风是指由于湖泊与陆地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风。简析该湖区湖陆风在每年7~8月份最为明显的主要原因。(4分)
(2)针对D湖区出现的自然生态环境问题,有关专家提出了“治湖必须治江,治江必须治山,治山必先造林”的治理思路。结合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谈谈你对这一治理思路的理解。(6分)
答案
【答案】(10分)
(1)7-8月份湖区主要受副高控制,夏季风对湖陆风的影响弱(2分),湖面宽广,湖水更深,水陆热力性质差异大(2分)。
(2)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2分),湖泊萎缩主要与入湖河流泥沙增多密切相关,入湖河流泥沙增多,又主要与上游山区因滥垦乱伐导致水土流失有关(2分),所以必须在山区加强植被保护,植树造林,实施湖、江、山综合治理(2分)。
解析
【解析】
试题分析:
(1)图示D洞庭湖,7-8月份湖区主要受副高控制,夏季风对湖陆风的影响弱;湖面宽广,湖水更深,水陆热力性质差异大;白天太阳辐射强,湖泊水温低,风由湖泊吹向陆地,形成湖风;夜晚,湖泊相对温暖,风由陆地吹向湖泊,形成陆风。
(2)图示洞庭湖流域,周围山地多,上游山区因滥垦乱伐,水土流失加剧,入湖河流泥沙增多等,致湖泊萎缩,所以必须在山区加强植被保护,植树造林, “治湖必须治江,治江必须治山,治山必先造林”,实施湖、江、山综合治理,体现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
考点:主要考查洞庭湖流域的地理环境特征和环境治理。
举一反三
【题文】能够给我国带来大量水汽的盛行风是(     )
A.西北季风B.东南季风
C.东北季风D.盛行西风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对我国东部地区夏季天气影响很大的气压中心是(   )
A.赤道低压B.蒙古西伯利亚高压
C.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D.副极地低气压带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下图为“四地的气温曲线与降水柱状图”及“世界部分地区及气压带、风带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4分)

(1)依据图示气压带和风带的纬度位置,可以判断北半球处于     季。

(2)上述A、B、C、D四副图中符合图中M地的是     图,符合N地    图。
(3)A图的气候类型名称是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图为“地球局部地区近地面气压带和风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各题。

【小题1】图中关于M、N气压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A.M气压带所反映的时间是7月份B.N气压带所反映的时间是7月份
C.M气压带控制下多阴雨天气D.N气压带控制下天气炎热干燥
【小题2】图中各气压带、风带对气候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受P风带移动影响,南亚地区夏季多雨
B.受Q风带影响,欧洲西部全年高温多雨
C.地中海气候受M气压带和Q风带交替控制
D.热带沙漠气候区受N气压带和P风带交替控制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图示意世界某种气候类型的局部分布地区。完成各题。

【小题1】该气候的分布地区中,①地区的分布最高纬度较低(低于35°S),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A.纬度位置B.海陆分布
C.地形D.洋流
【小题2】②地区最热月均温约为24℃~28℃,③地区西海岸最热月均温约为16℃~21℃,导致这种气温差别的最主要因素是
A.洋流B.纬度位置
C.海陆位D.地形
【小题3】该气候影响下的农作物一般具有  (   )
A.耐低温干燥的特点B.喜高温多雨的特点
C.耐高温干燥的特点D.喜阴喜湿的特点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