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文】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小题1】若MN一线为北半球的低压槽线,且M处气压低于N处,则(   )A.M地盛行下沉气流B.Q地

【题文】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小题1】若MN一线为北半球的低压槽线,且M处气压低于N处,则(   )A.M地盛行下沉气流B.Q地

题型:难度:来源:
【题文】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若MN一线为北半球的低压槽线,且M处气压低于N处,则(   )
A.M地盛行下沉气流B.Q地可能为连绵的阴雨天气
C.P地吹东南风D.MN一线附近可能形成冷锋
【小题2】若MN一线为南半球大洋西岸的洋流,则该洋流(   )
A.流向会随季节发生变化B.性质为暖流
C.附近会形成大渔场D.会导致大陆沿岸形成荒漠景观
【小题3】若MN一线为板块消亡边界,P、Q一个是大陆板块,一个是大洋板块,则MN一线附近的地理事物最可能为(   )
A.阿尔卑斯山脉 B.红海
C.马里亚纳海沟D.大洋中脊
答案
【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小题3】C
解析
【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MN一线为北半球的低压槽线,且M处气压低于N处,则M处为低压中心,气流盛行上升运动,A错;此时MN一线附近可能形成冷锋天气,根据冷锋形成降水的特点可知:雨区位于锋后,即P地附近,则P地可能为连绵的阴雨天气,Q地此时处在冷锋前,受单一暖气团控制形成晴朗的天气;根据右手定则可以判断P地吹西北风,所以本题D正确。
【小题2】根据洋流的分布特点可以判断,南半球大陆西岸即大洋东岸都是寒流;东岸即大洋西岸都是暖流。若MN一线为南半球大洋西岸的洋流,则该洋流为暖流,B正确;在全球洋流中,只有北印度洋的洋流受季风的影响,流向会随季节发生变化,A错;南半球大洋的西岸受向岸风的影响,形成下降补偿流,不能形成渔场,而南半球大洋的东岸受离岸风的影响,形成上升补偿流,形成渔场,C错;暖流对所经过的海域起到增温增湿的作用,沿岸不会形成荒漠景观,而寒流对所经过的海域起到降温减湿的作用,沿岸容易形成荒漠景观,所以本题B正确。
【小题3】组成地表的各大板块处于不停的运动中。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在板块的消亡边界,大洋板块俯冲进入大陆板块下端,往往形成海沟和群岛。马里亚纳海沟就是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碰撞所形成的;阿尔卑斯山脉是两个大陆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红海是非洲板块印度板块张裂运动形成的;大洋中脊是在大洋的中部,岩浆喷涌而形成的,所以本题C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常见天气系统、世界洋流分布规律、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山地的形成。
举一反三
【题文】读图,回答下列问题。(9分)

(1)左图中丙地的气压状况为________,气流状况如右图中的________(填序号),丙地的天气状况是                
(2)丁地的天气系统名称是________,受其影响过境时的天气状况是               ,右中能反映该天气系统的示意图是________(填序号)。
(3)甲、乙、丙、丁四地中风速更大的是________地,该地此时的风向是 ________。
(4)若图示时期为北半球冬春季节,北京可能遭遇的灾害性天气是______    __。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图a为世界1月平均气温10 ℃~22 ℃范围示意图,图b为某地年内各月气温变化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世界1月平均气温10 ℃~22 ℃范围在南半球大陆西岸海域明显变宽,主要原因是(  )
A.受寒流影响B.受暖流影
C.受寒、暖流共同影响D.受陆地影响
【小题2】甲、乙、丙、丁四地中,气温和降水特征与图b所示信息相符的是(  )
A.甲地B.乙地
C.丙地D.丁地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读我国大陆东部季风区四地日平均气温≥10℃的开始日期与结束日期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若只考虑纬度因素,则四地纬度由低到高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B.④③②①
C.④②①③D.④②③①
【小题2】若③地的纬度较④地低,③地生长期比④地短的原因最可能是(  )
A.太阳辐射弱B.日出时间晚
C.地势高D.植被覆盖率低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下图示意某省气候舒适度分布。以平均气温 24℃、相对湿度70 %、平均风速2m/s作为人体最舒适气候条件,据此划分出最舒适区、舒适区、一般区、不舒适区与最不舒适区。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d为一般区,则最舒适区是(  )
A.aB.b
C.cD.e
【小题2】影响甲地气候舒适度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B.风带
C.河流D.地形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 我国某区域略图

材料二 两城市气候资料图

材料三 由河南省三门峡市、山西省运城市、临汾市和陕西省渭南市,共同构成了晋陕豫三省边缘“黄河金三角区域”(图1中阴影区域)。区域内煤炭开采生产能力约1亿吨,占全国的4%;氧化铝产能610万吨,约占全国的35%,是全国最大的炼铝业基地。
材料四 铝工业的能源消耗主要集中在矿山、冶炼和加工三大领域,其中尤以电解铝能耗为最。1吨铝锭综合交流电耗为14 622度,相当于3.2吨标准煤;炼1吨铝综合能耗为9.6吨标准煤。因此,按9.6吨标准煤/吨铝计算,排放二氧化碳21.8吨、碳5.8吨。
(1)石家庄与太原两城市纬度相仿、距离相邻,但气候差异比较大。两城市中全年各月气温偏低的是     ,主要原因是什么?(4分)
(2)“黄河金三角区域”苹果种植面积近700万亩,年产苹果700余万吨,是世界苹果主产区中唯一符合苹果七项生态指标的最佳优生区。简述该区域苹果生产的自然区位条件。(4分)
(3)“黄河金三角区域”是我国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山西省一直是我国的煤炭大省,却没有能成为经济强省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请为该省经济发展提出建议(4分)
(4)试从资源、能源和交通运输方面简析“黄河金三角区域”成为全国最大的炼铝业基地的区位条件。(3分)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