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Y、Z、T四种原子序数递增的短周期元素,其部分性质或结构如下:元素编号元素性质或原子结构X形成的简单阳离子核外无电子Y元素的气态氢化物和它的最高价氧化物对

X、Y、Z、T四种原子序数递增的短周期元素,其部分性质或结构如下:元素编号元素性质或原子结构X形成的简单阳离子核外无电子Y元素的气态氢化物和它的最高价氧化物对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X、Y、Z、T四种原子序数递增的短周期元素,其部分性质或结构如下:
元素编号
元素性质或原子结构
X
形成的简单阳离子核外无电子
Y
元素的气态氢化物和它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发生化合反应
Z
元素在周期表的族序数等于周期序数的3倍
T
同周期元素中形成的简单离子半径最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原子半径大小顺序:T>Z>Y>X
B. X分别与Y、Z均可形成既含极性键又含非极性键的化合物
C. T的单质与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溶液不反应
D. 由X、Y和Z三种元素构成的强电解质,对水电离均起抑制作用
答案
B
解析
X为H元素,Y为N元素,Z为O元素,T为AL元素;
A错,原子半径大小顺序AL>N>O>H;
B正确,X与Y可形成N2H4,X与Z可形成H2O2
C错,T的单质为AL,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HNO3,AL与稀HNO3可以反应与浓HNO3发生钝化;
D错,X、Y和Z三种元素构成的强电解质为NH4NO3,其中NH4+水解溶液呈酸性,促进水的电离;
举一反三
A. 海底热液研究(图1)处于当今科研的前沿。海底热液活动区域“黑烟囱”的周围常存在FeS、黄铜矿及锌矿等矿物。
(1) Ni2的核外电子排布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 分析下表,铜的第一电离能(I1)小于锌的第一电离能,而铜的第二电离能(I2)却大于锌的第二电离能,基主要原因是 。
  
电离能/kJ·mol-1
I1
I2

746
1958

906
1733

 
(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 电负性:N>O>S>C        B. CO2与COS(硫化羰)互为等电子体
C. NH3分子中氮原子采用sp3杂化  D. CO、H2S、HCN都是极性分子
(4) “酸性热液”中大量存在一价阳离子,结构如图2,它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
(5) FeS与NaCl均为离子晶体,晶胞相似,前者熔点为985℃,后者801℃,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FeS晶胞中,与Fe2距离相等且最近的S2围成的多面体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_________。
B. 制备KNO3晶体的实质是利用结晶和重结晶法对KNO3和NaCl的混合物进行分离。下面是某化学兴趣小组的活动记录:
 
NaNO3
KNO3
NaCl
KCl
10℃
80.5
20.9
35.7
31.0
100℃
175
246
39.1
56.6

查阅资料:文献中查得,四种盐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S/g)如下表:
实验方案:
Ⅰ. 溶解:称取29.8g KCl和34.0g NaNO3放入250mL烧杯中,再加入70.0g蒸馏水,加热并搅拌,使固体全部溶解。
Ⅱ. 蒸发结晶:继续加热和搅拌,将溶液蒸发浓缩。在100℃时蒸发掉50.0g水,维持该温度,在保温漏斗(如图所示)中趁热过滤析出的晶体。得晶体m1g。

Ⅲ. 冷却结晶:待溶液冷却至室温(实验时室温为10℃)后,进行减压过滤。得KNO3粗产品m2g。
Ⅳ. 重结晶:将粗产品全部溶于水,制成100℃的饱和溶液,冷却至室温后抽滤。得KNO3纯品。
假定:① 盐类共存时不影响各自的溶解度;② 各种过滤操作过程中,溶剂的损耗忽略不计。试回答有关问题:
(1) 操作Ⅱ中趁热过滤的目的是 。
(2) 若操作Ⅱ中承接滤液的烧杯中不加入蒸馏水,则理论上在操作Ⅲ中可得粗产品的质量m2=______g,其中混有NaCl______g。为防止NaCl混入,在操作Ⅱ中承接滤液的烧杯中至少应加入蒸馏水______g。
(3) 操作Ⅲ中采用减压过滤,其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小组同学所用的装置如右图所示,试写出该装置中主要用到的玻璃仪器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若实验过程中发现倒吸现象,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A、B、C、D、E是五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前四种的原子序数之和是E原子序数的二倍。E阳离子与D阴离子都比A阳离子多2个电子层。D与四种元素中任意一种都可形成原子个数比不相同的若干种化合物。B是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元素符号:A    ,E      
(2)D在周期表中位于第     周期,第   族。
(3)五种元素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用A~E字母表示)                  
(4)A、B、C、D可形成一种受热易分解的化合物,写出该化合物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5)0.5mol BD与A2D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         mol。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中学化学教材中有大量数据,下列为某同学对数据的利用情况,其中错误的是
A.用溶解度数据判断煮沸Mg (HCO3)2溶液得到的产物是Mg(OH)2而不是 MgCO3
B.用沸点数据推测将一些液体混合物用分馏的方法分离开来的可能性
C.利用溶液的pH与7的大小关系,来判断任何温度下溶液的酸碱性
D.用原子(或离子)半径数据推断某些原子(或离子)氧化性或还原性的强弱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元素原子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增强
B.除稀有气体元素外,第三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不一定比第二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大
C.化学反应的过程中一定伴随着热量的变化
D.在主族元素中,最外层电子数少的元素原子一定比最外层电子数多的元素原子失电子能力强高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核能源已日益成为当今世界的主要能源。
(1)核能原料UO2可通过三碳酸铀酰铵(NH4)4[UO2 (CO3)3]直接煅烧还原制得。UO2晶体属CaF2型面心立方结构(CaF2的晶胞示意图如右图),则UO2晶体U4+的配位数为          


三碳酸铀酰铵中含有化学键类型有         ;
A.离子键B.σC.πD.氢键 E.配位键
(2)为了获得高浓度的235U,科学家们采用“气体扩散法”,到目前为止,UF6是唯一合适的化合物。UF6在常温常压下是固体,在56.4℃即升华成气体。UF6属于
        晶体。’
(3)放射性碘是重要的核裂变产物之一,因此放射性碘可以作为核爆炸或核反应堆泄漏事故的信号核素。写出131I基态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