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三种元素的原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数,而B的核电荷数比A大2,C原子的电子总数比B原子电子总数多4.1molA单质跟盐酸反应可置换出11.2L(标准状况下

A、B、C三种元素的原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数,而B的核电荷数比A大2,C原子的电子总数比B原子电子总数多4.1molA单质跟盐酸反应可置换出11.2L(标准状况下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A、B、C三种元素的原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数,而B的核电荷数比A大2,C原子的电子总数比B原子电子总数多4.1molA单质跟盐酸反应可置换出11.2L(标准状况下)氢气,这时A转变成与氖原子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的离子.试回答:
(1)A是______元素,B是______元素,C是______元素.
(2)写出A元素的单质在氧气燃烧时生成物的电子式:______.
(3)写出由A元素和C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______.
(4)分别写出A、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分别跟C的气态氢化物水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5)A离子的氧化性比B离子的氧化性______,这是由于______.
答案
A、B、C三种元素的原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数,则在同一周期,1molA单质跟盐酸反应可置换出11.2L(标准状况下)氢气,设A的化合价为x,
由电子守恒可知,1mol×x=
11.2L
22.4L/mol
×2×1,解得x=1,即A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又A转变成与氖原子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的离子,则A为Na,
再根据B的核电荷数比A大2,B为Al,C原子的电子总数比B原子电子总数多4,C为Cl,
(1)由上述推导可知,A为Na,B为Al,C为Cl,故答案为:Na;Al;Cl;
(2)Na在氧气中燃烧生成过氧化钠,其电子式为

魔方格

,故答案为:

魔方格

;    
(3)A元素和C元素组成化合物为NaCl,为离子化合物,其形成过程为

魔方格


故答案为:

魔方格


(4)A、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分别为NaOH、Al(OH)3,C的气态氢化物为HCl,分别反应的离子反应为OH-+H+═H2O、Al(OH)3+3H+═Al3++3H2O,
故答案为:OH-+H+═H2O、Al(OH)3+3H+═Al3++3H2O;
(5)金属性Na>Al,还原性Na>Al,则A离子的氧化性比B离子的氧化性弱,故答案为:弱;A单质的还原性强或A元素的金属性强.
举一反三
已知A、B、C、D、E是短周期中的5种非金属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元素原子形成的离子核外电子数为零,C、D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相邻的位置,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2倍.E元素与D元素同主族;E的单质为黄色晶体,易溶于二硫化碳.
(1)请写出下列元素的元素符号A:______C:______E:______
(2)画出E的阴离子结构示意图:______
(3)A的单质和C的单质在一定条件下生成化合物X,用电子式表示X的形成过程______;向X的水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会观察到______
(4)将9克B的单质在足量的D的单质中燃烧,所得气体通入1L 1mol•L-1NaOH溶液中,完全吸收后,溶液中大量存在的溶质是______,且物质的量为______.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两种微粒,若核外电子排布完全相同,其化学性质也一定相同
B.凡单原子形成的离子,一定具有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
C.存在两种质子数和电子数均相同的阳离子和阴离子
D.两种原子若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则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第119号未知元素,有人称为“类钫”.根据周期表结构及元素性质变化趋势,有关“类钫”的预测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单质有较高的熔点
B.“类钫”在化合物中呈+1价
C.“类钫”具有放射性
D.“类钫”单质的密度大于1g•cm-3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有A、B、C、D四种元素,A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B元素的原子其M层电子数比L层少1个电子;C元素的原子得到2个电子,D元素的原子失去1个电子,所得到的微粒都具有与氖原子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四种元素的名称分别是A______B______C______D______;
(2)画出A离子、C原子的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__.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汽油燃烧时将全部的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B.向饱和AgCl溶液中加入盐酸,KSP变大
C.若存在简单阴离子R2-,则R一定属于VIA族
D.最外层电子数较少的金属元素,一定比最外层电子数较它多的金属元素活泼性强
题型:潍坊模拟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