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CCl4是由极性键构成的非极性分子B.胶体粒子可以透过滤纸但不能透过半透膜C.氯水中通入SO2气体发生反应,说明Cl2的氧化性强于SD.需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CCl4是由极性键构成的非极性分子 | B.胶体粒子可以透过滤纸但不能透过半透膜 | C.氯水中通入SO2气体发生反应,说明Cl2的氧化性强于S | D.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
|
答案
CD |
解析
试题分析:A、正确;B、正确;C、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 氯水中通入SO2气体发生反应,说明Cl2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H2SO4,错误;D、反应条件与反应吸热和放热反应没有直接关联,错误。 |
举一反三
有一碘水和Fe(OH)3胶体的颜色极为相似。不用化学方法将它们区别开来,这样的方法有 ①布朗运动;②丁达尔现象;③加热法;④电泳实验法;⑤加电解质法 |
下列有关化学反应过程或实验现象的解释中,正确的是( ) A.Fe(OH)3胶体中加入Na2SO4溶液后有红褐色沉淀生成,说明胶体是不稳定的分散系 | B.H2S能与CuSO4溶液反应生成H2SO4,说明氢硫酸的酸性比硫酸强 | C.向淀粉碘化钾溶液中加入氯水,溶液变为蓝色,说明Cl2的氧化性强于I2 | D.向滴有酚酞的Na2CO3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溶液褪色,说明BaCl2有酸性 |
|
化学中常借助图像来表示某种变化过程,下列关于4个图像的说法正确的是
A.图①可表示t℃时,冰醋酸稀释过程中溶液导电性的变化 | B.图②可表示向一定量pH=1的盐酸中滴加一定浓度氢氧化钠溶液,溶液pH的变化 | C.图③可表示向一定量明矾溶液中滴加一定浓度氢氧化钡溶液时,产生沉淀的物质的量的变化 | D.图④可表示所有的固体物质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 |
|
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不相符的是 图1 图2 图3 图4A.图1表示KNO3的溶解度曲线,图中a点所示的溶液是80℃时KNO3的不饱和溶液 | B.图2表示某放热反应分别在有、无催化剂的情况下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 C.图3表示反应aA(g)+bB(g)cC(g)表示改变某一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若p1>p2此反应自发进行,必须满足的条件是低温 | D.图4 表示向NH4Al(SO4)2溶液中逐滴滴入Ba(OH)2溶液,随着Ba(OH)2溶液体积V的变化,沉淀总物质的量n的变化 |
|
500 mL 2 mol/L FeCl3溶液和500 mL 2 mol/L明矾溶液分别滴入沸水中,加热制成甲、乙两种分散系,经测定甲分散系中分散质的粒子大小在1~100 nm之间,乙分散系中分散质的粒子大小在10-9~10-7 m之间。下列关于甲、乙分散系的判断合理的是( )A.在暗室里用一束明亮的“强光”照射甲、乙两种分散系,发现甲有丁达尔效应,乙没有丁达尔效应 | B.向甲、乙两种分散系中分别滴加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现象都是“先聚沉,后溶解” | C.蒸干、灼烧FeCl3和明矾溶液会得到对应的固体盐 | D.向甲、乙两种分散系中分别滴加过量氢碘酸溶液,现象分别是深褐色溶液、无色溶液 |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