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某无色透明的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Na+ 、K+、SO42-、HCO3-B.Na十、Ba2+、NO3-、SO42-C.Na+、 K+、Cl-、

在某无色透明的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Na+ 、K+、SO42-、HCO3-B.Na十、Ba2+、NO3-、SO42-C.Na+、 K+、Cl-、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在某无色透明的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Na+ 、K+、SO42-、HCO3-B.Na、Ba2、NO3-、SO42-
C.Na+、 K+、Cl-、 NO3- D.Fe3+、K+、SO42-、OH-

答案
C
解析

试题分析:离子间如果发生化学反应,则不能大量共存,反之是可以的。溶液显酸性,A中HCO3-不能大量共存。B中Ba2和SO42-不能大量共存;D中Fe3+和OH-不能大量共存,且铁离子在溶液中显棕黄色,答案选C。
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高频题,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侧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训练和检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提高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该题需要明确离子不能大量共存的一般情况,即(1)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离子之间;(2)能生成难溶物的离子之间;(3)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之间;(4)能发生络合反应的离子之间(如 Fe3+和 SCN-);解决离子共存问题时还应该注意题目所隐含的条件,题目所隐含的条件一般有:(1)溶液的酸碱性,据此来判断溶液中是否有大量的 H+或OH-;(2)溶液的颜色,如无色时可排除 Cu2+、 Fe2+、Fe3+、MnO4-等有色离子的存在;(3)溶液的具体反应条件,如“氧化还原反应”、“加入铝粉产生氢气”;(4)是“可能”共存,还是“一定”共存等。
举一反三
一定能在下列溶液中共存的离子组是(   )
A.加入铝粉有气体放出的溶液中:Na+、NH4+、NO3-、Cl-
B.加入NaOH溶液后加热既有气体放出又有沉淀生成的溶液中:Mg2+、NH4+、SO42-、Na+
C.pH=0.3的溶液中:Na+、Al3+、SO42-、CO32-
D.存在较多H+、SO42-、NO3-的溶液中:Al3+、CH3COO-、Cl-、K+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室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分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Na2S溶液中 SO42-、 K、Br、Cu2  
B.在c(H+)=1.0×10-13mol·L-1的溶液中 Na+、S2、AlO2-、SO32-
C.能使甲基橙显红色的溶液: K+、MnO4-、H2C2O4、SO42-
D.在 NH3·H2O 的溶液中Ba2+、NO3-、Cl-Ag+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离子或分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但通入NO2后不能大量共存,且不会生成沉淀的一组是(  )
A.K+、Na+、NO3-、SiO32-B.Al3+、K+、SO42-、S2-
C.Ag+、Na+、NH3·H2O、NO3-D.Cu2+、Fe2+、Cl-、SO42-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某混合物的水溶液,可能含有以下离子中的若干种:K+、Al3+、Fe3+、Mg2+、Ba2+、NH4+、Cl-、CO32-、SO42-,现分别取100mL的两等份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①第一份加过量NaOH溶液后加热,收集到0.02mol气体,无沉淀生成,同时得到溶液甲。
②向甲溶液中通入过量CO2,生成白色沉淀,沉淀经过滤、洗涤、灼烧后,得到1.02g固体。
③第二份加足量BaCl2溶液后,生成白色沉淀,沉淀经足量盐酸洗涤、干燥后,得到11.65g固体。
依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由①可知存在的离子为       ,浓度是      mol·L-1
由②可知存在的离子为       ,浓度是      mol·L-1
由③可知存在的离子为       ,浓度是      mol·L-1
(2)该溶液中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            (填离子符号)。
(3)某同学通过分析认为该溶液中一定存在K+,他的理由是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某氯化铁样品含有少FeC12杂质。现要测定其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实验按以下步骤进行:

请根据上图流程,回答以下问题:
(1)操作Ⅰ所用到的玻璃仪器除烧杯、玻璃棒外,还必须有            (填仪器名称),操作Ⅱ必须用到的仪器是      (填编号)。
A.50mL烧杯B.50mL量筒C.100mL量筒D.25mL酸式滴定管
(2)①的X可选用(填化学式),其目的是      。加入氨水要过量的原因是       
(3)检验沉淀是否已经洗涤干净的操作是             
(4)若蒸发皿质量是W1g,蒸发皿与加热后固体总质量W2g,则样品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列出计算式,不需化简):若固体加热时未充分反应,则最终测量的结果       (“偏大”、“偏小”、“不变”)。
(5)已知在常温下Cu2+和Fe3+在溶液中随pH变化时水解的曲线如图所示

对图中a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①加适量NH4C1固体可使溶液由a点沿水平方向变到Cu2+曲线上。
②溶液中a点和水平线在Fe3+和Cu2+曲线上任意截点的C(H+)与c(OH)乘积相等
③Fe(OH)3、Cu(OH)2在a点代表的溶液中均达到饱和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