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2通入足量的Fe(NO3)3稀溶液中,溶液有棕色变为浅绿色,但立即又变成棕黄色,这时若滴入BaCl2溶液,会产生白色沉淀。针对上述一系列变化,下列说法不正确

SO2通入足量的Fe(NO3)3稀溶液中,溶液有棕色变为浅绿色,但立即又变成棕黄色,这时若滴入BaCl2溶液,会产生白色沉淀。针对上述一系列变化,下列说法不正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SO2通入足量的Fe(NO3)3稀溶液中,溶液有棕色变为浅绿色,但立即又变成棕黄色,这时若滴入BaCl2溶液,会产生白色沉淀。针对上述一系列变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上述过程中,最终被还原的是NO3-
B.从上述反应可以得出结论,氧化性:HNO3>Fe3+>稀硫酸
C.上述过程中,会产生一种无色难溶于水的气体
D.假设通入的SO2完全反应,则同温同压下,SO2和逸出气体的体积比为1:1

答案
D
解析

试题分析:由滴入BaCl2溶液,则会产生白色沉淀,则可知具有还原性的SO2通入Fe(NO3)3溶液中发生的氧化反应为SO2→SO42,白色沉淀为硫酸钡沉淀;三价铁离子具有氧化性被还原为亚铁离子,溶液由黄色变为浅绿色,但立即又变为黄色,说明又被氧化为三价铁离子,则可知溶液中的硝酸根离子在酸溶液中具有强氧化性,把亚铁离子氧化为三价铁离子,起氧化性的是硝酸,A正确,氧化性:HNO3>Fe3+>稀硫酸,B正确,HNO3被还原成NO,是无色难溶于水的气体,C、正确,D、2H2O+2NO3+3SO2=3SO42―+2NO+4H ,SO2和逸出气体的体积比为3:2,D不正确,选D。
举一反三
已知下列反应可以发生:Br2 + 2NaI ="2" NaBr + I2, Cl2+ 2NaBr =" 2NaCl" + Br2,则关于
Cl2, Br2 ,I2氧化性强弱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氧化性: I2>Br2 >Cl2B.氧化性: Br2 >I2>Cl2
C.氧化性: Cl2 > Br2 > I2D.氧化性: I2>Cl2 >Br2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Ⅰ.卤化物和卤酸盐在工业生产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某小组为探究其中一些盐的性    
质,查阅资料并进行实验。查阅资料如下:
① BrO3 + 6I + 6H+ = 3I2 + Br+ 3H­2O    ② 2BrO3 + I2 = 2IO3 + Br2
③ IO3 + 5I + 6H+ = 3I2 + 3H2O ④ 2IO3 + 10Br+ 12H+ = I2 + 5Br2 + 6H2O
实验如下:
步骤
现象
ⅰ.向盛有30 mL 0.2 mol·L-1 KI溶液的锥形瓶中依次滴入几滴淀粉溶液和足量稀硫酸,再用滴定管逐滴加入KBrO3溶液
随着KBrO3溶液滴入,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并逐渐加深,最终保持不变
ⅱ.继续向上述溶液中滴入KBrO3溶液
溶液的蓝色逐渐褪去
 
请回答:
(1)根据资料中的反应①~④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IO3、BrO3、I2、Br2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KBrO3溶液与KBr溶液在酸性条件下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2)若用y表示锥形瓶中含碘物质的物质的量 ,用x表示所滴入KBrO3的物质的量,在下图中画出上述整个实验过程中y随x的变化曲线(要求:在图中标出终点坐标)。

Ⅱ.过碳酸钠中含有少量过氧化钠,甲、乙两位同学各称取一定质量的该样品,并用如下图所示仪器测定样品的纯度。仪器的连接顺序:
甲同学:⑤—⑧—③—⑦—④;    乙同学:⑤—③—②。

已知:过碳酸钠(Na2CO4)、过氧化钠分别跟足量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
2Na2CO4+2H2SO4=2Na2SO4+2CO2↑+O2↑+2H2O;
2Na2O2+2H2SO4=2Na2SO4+O2↑+2H2O。
(1)甲同学想通过实验测得的数据是____________,他选用的装置________(填序号)是没有必要的。
(2)乙同学想通过实验测得的数据是________________。有人认为按他测得的数据计算出的实验结果可能偏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为了测得准确的实验数据,请你将乙同学的实验设计进行改进,写出你所选用仪器的连接顺序(每种仪器最多使用一次,也可以不用):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已知Co2O3在酸性溶液中易被还原成Co2+,Co2O3、Cl2、FeCl3、I2氧化性依次减弱。下列反应在水溶液中不可能发生的是
A.Co2O3 + 6 HCl=2CoCl2 + Cl2↑+ 3H2O
B.Cl2 + FeI2 = FeCl2 + I2
C.3 Cl2 + 6 FeI2 = 2FeCl3 + 4 FeI3
D.2Fe3+ + 2I = 2Fe2++ I2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化学方程式可简明地体现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已知:
氧化还原反应:2FeCl3 + 2HI = 2FeCl2 + I2 + 2HCl;
2Co(OH)3 + 6HCl = 2CoCl2 + Cl2↑ + 6H2O
2FeCl2 + Cl2  = 2FeCl3
复分解反应:  2CH3COOH + K2CO3 = 2CH3COOK+ CO2 ↑ + H2O;
KCN + CO2 + H2O =" HCN" + KHCO3
热分解反应: 4NaClO3NaCl + NaClO4;NaClO4NaCl + 2O2
下列说法不正确是
A.还原性(酸性溶液):Fe2+> I- > Cl-
B.氧化性(酸性溶液):Co(OH)3 >Fe3+ > I2
C.酸性(水溶液):CH3COOH >H2CO3 >HCN
D.热稳定性:NaCl>NaClO4>NaClO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Cl2、Br2、Fe3+的氧化性强弱,设计了如下实验:

①检查气体发生装置A的气密性的操作是                                            
②整套实验装置存在一处明显的不足,请指出:                              
(2)用改正后的装置进行实验,实验过程如下: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打开活塞a,向圆底烧瓶中滴入适量浓盐酸;然后关闭活塞a,点燃酒精灯。
D装置中:溶液变红
E装置中:水层溶液变黄, 振荡后,CCl4层无明显变化。
Cl2、Br2、Fe3+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3)因忙于观察和记录,没有及时停止反应,D、E中均发生了新的变化。
D装置中:红色慢慢褪去。
E装置中:CCl4层先由无色变为橙色,后颜色逐渐加深,直至变成红色。
为探究上述实验现象的本质,小组同学查得资料如下:
ⅰ.(SCN)2性质与卤素单质类似。氧化性:Cl2>(SCN)2
ⅱ.Cl2和Br2反应生成BrCl,它呈红色(略带黄色),沸点约5℃,与水发生水解反应。
ⅲ.AgClO、AgBrO均可溶于水。
 
①请用平衡移动原理(结合化学用语)解释Cl2过量时D中溶液红色褪去的原因:
                                                                         
请设计简单实验证明上述解释:                                                  
②欲探究E中颜色变化的原因,设计实验如下:
用分液漏斗分离出E的下层溶液,蒸馏、收集红色物质,取少量,加入AgNO3溶液,结果观察到仅有白色沉淀产生。请结合化学用语解释仅产生白色沉淀的原因:                                    
③将少量BrCl通入到碘化钾溶液中,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