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解释能力是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对实验现象或操作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 操作及现象解释A在AgI饱和溶液中滴加0.1mol·L—1NaCl溶液,出

科学解释能力是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对实验现象或操作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 操作及现象解释A在AgI饱和溶液中滴加0.1mol·L—1NaCl溶液,出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科学解释能力是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对实验现象或操作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
 
操作及现象
解释
A
在AgI饱和溶液中滴加0.1mol·L—1NaCl溶液,出现白色沉淀
AgCl的溶解度或Ksp比AgI小,生成更难溶的AgCl沉淀
B
盛放浓NaOH溶液的试剂瓶用玻璃塞久后,瓶塞很难打开
NaOH腐蚀玻璃,生成的硅酸钠将瓶口与瓶塞粘在一起
C
配制FeC13溶液时加入适量盐酸酸化
抑制Fe3+水解,防止所配制溶液变浑浊
D
将氯气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溶液显酸性使石蕊溶液变红,次氯酸具有漂白性,使溶液褪色
 
答案

解析

试题分析:A、发生沉淀的转化,向溶度积更小的方向移动,AgCl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NaI溶液产生黄色沉淀,则Ksp(AgI)<Ksp(AgCl);BCD正确。
举一反三
X、Y、Z、Q、R是五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Y两元素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之和均为0;Q与X同主族;Z、R分别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非金属元素和金属元素。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五种元素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写元素符号)                         。
(2)由以上某些元素组成的化合物A、B、C、D有如下转化关系: (在水溶液中进行)其中,C是溶于水显酸性的气体;D是淡黄色固体。写出C的结构式:        ;D的电子式:       
①如果A、B均由三种元素组成,B为两性不溶物,则A的化学式为        ;由A转化为B的离子方程式为                       
②如果A由三种元素组成,B由四种元素组成,A、B溶液均显碱性。用离子方程式表示A溶液显碱性的原因:                                     。常温下,A、B浓度均为0.1mol·L-1的混合溶液中,在该溶液中滴加稀盐酸至中性时,溶质的主要成分有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化合物,不能通过单质之间反应直接制得的是(  )
A.FeCl3B.FeCl2C.Na2O2D.CuCl2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从下列事实所列出的相应结论正确的是
 
实  验  事  实
结   论
A
Cl2的水溶液可以导电
Cl2是电解质
B
SO2通入硝酸钡溶液出现白色沉淀
BaSO3不溶于强酸
C
NaHCO3溶液与NaAlO2溶液混合产生白色沉淀
结合H+的能力:CO32<AlO2
D
常温下白磷可自燃而氮气须在放电时才与氧气反应
非金属性:P>N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喷泉是一种常见的实验现象(如下图),其产生原因是存在压强差。

(1)图Ⅰ为化学教学中所用的喷泉实验装置。在烧瓶中充满干燥气体,胶头滴管及烧杯中分别盛有液体。下列组合中不可能形成喷泉的是(填编号字母)      
A.HCl 和H2O            B.O2和H2O  
C.SO2和NaOH溶液      D.CO2和NaOH溶液
(2)某学生积极思考产生喷泉的其他办法,并设计了图Ⅱ所示的  装置。
在图Ⅱ的锥形瓶中,分别加入足量的下列物质,反应后可能产生 喷泉的是(填编号字母)         
A.CaCO3和稀H2SO4        B.NaOH与稀HCl
C.Zn与稀HCl             D.NaCl与稀HNO3
(3)比较图Ⅰ和图Ⅱ两套装置,从产生喷泉的原理分析,二者的不同点在于                
(4)城市中常见的人造喷泉及火山爆发的原理与上述填“图Ⅰ”或“图Ⅱ”)装置的原理相似。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物质的保存方法正确的是
A.少量金属钠保存在四氯化碳中
B.氢氧化钠溶液盛放在带有橡胶塞的玻璃试剂瓶中
C.碳酸钠固体保存在细口瓶中
D.白磷保存在干燥的空气中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