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与“结论”都正确的是 操作和现象结论A切开金属钠,钠表面的银白色会逐渐褪去Na在空气中会生成Na2O2B铝箔插入浓硝酸中,无明显现象铝与浓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与“结论”都正确的是
| 操作和现象
| 结论
| A
| 切开金属钠,钠表面的银白色会逐渐褪去
| Na在空气中会生成Na2O2
| B
| 铝箔插入浓硝酸中,无明显现象
| 铝与浓硝酸不反应
| C
| SO2通入酸性KMnO4溶液,溶液褪色
| SO2具有漂白性
| D
| 将充满NO2的试管倒立在水中,试管内液面约上升至试管容积的2/3处;缓慢通入O2,轻轻晃动试管,至液体基本上充满试管
| 从原料的充分利用和减少污染物的排放等方面考虑,该实验对工业生产硝酸有重要启示
|
|
答案
D |
解析
试题分析:A不正确,钠在空气中只能生成氧化钠,燃烧才能才能生成过氧化钠;B不正确,此时发生的是钝化,但钝化属于化学变化;C不正确,表现的是SO2的还原性;NO2和氧气通入水中生成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4NO2+O2+2H2O=4HNO3,D正确,答案选D。 点评:一些物质的重要性质,特别是化学性质,需要学生熟练记住,并能在答题是灵活运用。 |
举一反三
(10分)已知X、Y、Z是阳离子,K是阴离子,M、N是分子。它们都由短周期元素组成,且具有以下结构特征和性质: ①它们的核外电子总数都相同; ②N溶于M中,滴入酚酞,溶液变红; ③Y和K都由A.B两元素组成,Y核内质子数比K多2个; ④X和N都由A、C两元素组成,X和Y核内质子总数相等; ⑤X和K的浓溶液在加热条件下生成M和N; ⑥Z为单核离子,向含有Z的溶液中加入少量含K的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过量的含K或Y的溶液,沉淀消失。 回答下列问题: (1)Y的化学式为 ;N的电子式为 (2)试比较M和N的稳定性:M (填“>”或“<”)N。 (3)写出Z和N的水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4))上述六种微粒中的两种可与硫酸根形成一种含三种离子的盐,向该盐的浓溶液中逐滴加入0.1的NaOH溶液,出现了如图中a、b、c三个阶段的图像, ①写出b阶段的离子方程式: ②根据图像判断该盐的化学式为 。 |
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铝粉在氧气中燃烧生成Al2O3,故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Fe2O3 | B.铁能从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铜,故钠也能从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铜 | C.活泼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中,故活泼金属铝也保存在煤油中 | D.钠与氧气、水等反应时钠均作还原剂,故金属单质参与反应时金属均作还原剂 |
|
(9分)下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A、B、C、D、E、X是周期表给出元素组成的常见单质或化合物。 I.已知A、B、C、D、E、X存在如图所示转化关系(部分生成物和反应条件略去)
(1)若E为氧化物,则A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①当X是碱性盐溶液,C分子中有22个电子时,表示X呈碱性的离子方程式为 ②当X为金属单质时,则X与B的稀溶液反应生成C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2)若E为单质气体,D为白色沉淀,A的化学式可能是 |
下列金属在一定条件下能够与水反应,且生成金属氧化物的是 |
下列各组物质依次表示为a、b、c、d,图中箭头表示一步转化。满足如图所示转化关系的是 ( )
A.Na Na2O2 NaOH Na2CO3 | B.S SO2 H2SO3 NaHSO3 | C.Cu CuO Cu(OH)2 CuSO4 | D.Si SiO2 H2SiO3 Na2SiO3 |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