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下列实验现象所做的解释或所得的结论错误的是 操作及现象解释或结论A将一小块刚用酸处理过的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铝熔化而不滴落。铝表面很快形成熔点比铝高的氧化

根据下列实验现象所做的解释或所得的结论错误的是 操作及现象解释或结论A将一小块刚用酸处理过的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铝熔化而不滴落。铝表面很快形成熔点比铝高的氧化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根据下列实验现象所做的解释或所得的结论错误的是
 
操作及现象
解释或结论
A
将一小块刚用酸处理过的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铝熔化而不滴落。
铝表面很快形成熔点比铝高的氧化膜,氧化膜包住了熔化的铝
B
将一小块金属钠投入盛有无水乙醇的试管中,钠块表面产生气泡。
乙醇分子中含有羟基
C
向CaCl2溶液中加入过量Na2SO4溶液,静置后向上层清液中滴加Na2CO3浓溶液,产生白色浑浊。
白色浑浊为CaCO3,化学反应具有可逆性,化学反应的进程都有一定的限度
D
向2 mL淀粉溶液中加入稀硫酸,加热2 min,加入新制Cu(OH)2在加热,无明显现象。
淀粉在酸性条件下不水解

答案
D
解析

举一反三
喷泉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其产生原因是存在压强差。
        
图1                    图2
(1)图1为化学教学中所用的喷泉实验装置。在烧瓶中充满干燥气体,胶头滴管及烧杯中分别盛有液体。下列组合中不可能形成喷泉的是____  
A. HCl和H2O        B. O2和H2O     C. NH3和H2O        D. CO2和NaOH
(2)某学生积极思考产生喷泉的其他办法,并设计了如图2所示的装置。
①在图2的锥形瓶内,分别加入足量下列物质,反应后可能产生喷泉的是__________
A. Cu与稀盐酸          B. NaHCO3与NaOH
C. CaCO3与稀硫酸      D. NH4HCO3与稀盐酸
②在图2的锥形瓶外放一水槽,锥形瓶中加入酒精,水槽中加入冰水后,再加入足量的下列物质,结果也产生了喷泉,水槽中加入的物质可以是_______
A. 浓硫酸   B. 食盐    C. 硝酸钾   D. 硫酸铜
③比较图1和图2两套装置,从产生喷泉的原理来分析,图1是_______上部烧瓶内气体压强,图2是_______下部锥形瓶内气体压强(均填“增大”或“减小”)
(3)城市中常见的人造喷泉及火山喷发的原理与上述__________(填“图1”或“图2”)装置的原理相似。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CO和CaO分别属于酸性氧化物和碱性氧化物
B.根据酸分子中含有的氢原子个数可将酸分为一元酸、二元酸等
C.蒸馏和蒸发分别可以从海水中得到淡水和粗盐
D.石油和水银分别属于纯净物和混合物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有关氯化铁溶液与氢氧化铁胶体的性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加入烧碱溶液均有沉淀析出B.前者稳定而透明,而后者不稳定又不透明
C.只有一者有丁达尔现象D.都能透过滤纸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或用途的说法中,全部正确的是
①氯气有漂白性,可直接使有色布条褪色;②二氧化硫有较强的还原性,不能用浓硫酸干燥;③是酸性氧化物,能与氢氟酸反应;④硅酸钠水溶液可作为木材防腐剂。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事实得出的判断合理的是                                     (   )
A.含有1mol HNO3的浓硝酸和稀硝酸分别与足量铜反应,稀硝酸溶液的铜更多,则稀硝酸的氧化能力强于浓硝酸
B.将某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品红溶液褪色,则该气体一定是SO2
C.HA的酸性比HB的强,则HA溶液的pH比HB溶液的小
D.铝箔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熔化但不滴落,则氧化铝的熔点比铝的熔点高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