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时,在等体积的①pH=0的硫酸溶液、②0.05 mol/L的Ba(OH)2溶液、③pH=10的Na2S溶液、④pH=5的NH4NO3溶液中,发生电离的水

25 ℃时,在等体积的①pH=0的硫酸溶液、②0.05 mol/L的Ba(OH)2溶液、③pH=10的Na2S溶液、④pH=5的NH4NO3溶液中,发生电离的水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25 ℃时,在等体积的①pH=0的硫酸溶液、②0.05 mol/L的Ba(OH)2溶液、③pH=10的Na2S溶液、④pH=5的NH4NO3溶液中,发生电离的水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
A.1∶10∶1010∶109B.1∶5∶5×109∶5×108
C.1∶20∶1010∶109D.1∶10∶104∶109

答案
A
解析
①pH=0的硫酸溶液,溶液中c(H+)="1" mol/L,根据Kw=10-14,可求溶液中c(OH-)=1×10-14 mol/L,故由水电离出的c(H+)=c(OH-)=1×10-14 mol/L;
②0.05 mol/L的Ba(OH)2溶液中c(OH-)=10-1 mol/L,根据Kw=10-14,可求溶液中c(H+)=1×10-13 mol/L,故c(H+)=1×10-13 mol/L;③pH=10的Na2S溶液,溶液中c(H+)=1×10-10 mol/L,根据Kw=10-14,可求溶液中c(OH-)=1×10-4 mol/L,溶液中OH-完全来自于水的电离,故由水电离出的c(OH-)和c(H+)都是1×10-4 mol/L;④pH=5的NH4NO3溶液中c(H+)=1×10-5 mol/L,溶液中H+完全来自于水的电离,故由水电离出的H+是1×10-5 mol/L;综上所述:①中c(H+)=1×10-14 mol/L,②中c(H+)=1×10-13 mol/L,③中c(H+)=1×10-4 mol/L,④中c(H+)=
1×10-5 mol/L,求比值可得1∶10∶1010∶109,即A项正确。
举一反三
已知水的电离平衡曲线如图所示,试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五点Kw间的关系是          
(2)若从A点到D点,可采用的措施是        
a.升温       b.加入少量的盐酸        c.加入少量的NH4Cl
(3)E对应的温度下,将pH=9的NaOH溶液与pH=4的H2SO4溶液混合,若所得混合溶液的pH=7,则NaOH溶液与H2SO4溶液的体积比为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已知:常温下,A酸的溶液pH=a,B碱的溶液pH=b。
(1)若A为盐酸,B为氢氧化钡,且a=3,b=11,两者等体积混合,溶液的pH为    
a.大于7   b.等于7   c.小于7
(2)若A为醋酸,B为氢氧化钠,且a=4,b=12,那么A溶液中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为   mol/L,B溶液中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为       mol/L。
(3)若A的化学式为HR,B的化学式为MOH,且a+b=14,两者等体积混合后溶液显碱性。则混合溶液中必定有一种离子能发生水解,该水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已知某温度下CH3COOH的电离常数K=1.6×10-5。该温度下向20 mL 0.01 mol/L CH3COOH溶液中逐滴加入0.01 mol/L KOH溶液,其pH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忽略温度变化)。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a点溶液中c(H+)为            
(2)b点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顺序为                            。c点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大小顺序为               
(3)a、b、c三点中水的电离程度最大的是       ,滴定过程中宜选用            作指示剂。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常温下,向100 mL 0.01 mol·L-1 HA溶液中逐滴加入0.02 mol·L-1 MOH溶液,图中所示曲线表示混合溶液的pH变化情况(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HA可能为一元弱酸
B.MOH为一元强碱
C.N点水的电离程度小于K点水的电离程度
D.若K点对应的溶液的pH=10,则有c(MOH)+c(M+)="0.01" mol·L-1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酸碱中和滴定是利用中和反应,用已知浓度的酸(或碱)来测定未知浓度的碱(或酸)的实验方法,其中溶液的pH变化是判断滴定终点的依据。

(1)为了准确绘制上图,在滴定开始时和________,滴液速度可以稍快一点,测试和记录pH的间隔可大些;当接近________时,滴液速度应该慢一些,尽量每滴一滴就测试一次。
(2)在图中A的pH范围使用的指示剂是____________;C的pH范围使用的指示剂是________________;D区域为________________。
(3)用0.1 032 mol·L-1的盐酸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重复三次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序号
消耗0.1 032 mol·L-1的盐酸溶液的体积/mL
待测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mL
1
28.84
25.00
2
27.83
25.00
3
27.85
25.00
 
则待测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_______mol·L-1。在上述滴定过程中,若滴定前滴定管下端尖嘴中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则测定结果将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不影响”)。
(4)下列关于上述中和滴定过程中的操作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用碱式滴定管量取未知浓度的烧碱溶液
B.滴定管和锥形瓶都必须用待盛放液润洗
C.滴定中始终注视锥形瓶中溶液颜色变化
D.锥形瓶中的待测液可用量简量取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