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分)某研究小组为了研究不同条件下金属铝粉在过量稀硫酸中的溶解性能,设计如下实验。已知:c(H2SO4)="4.5" mol·L-1,反应均需要搅拌60mi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0分)某研究小组为了研究不同条件下金属铝粉在过量稀硫酸中的溶解性能,设计如下实验。已知:c(H2SO4)="4.5" mol·L-1,反应均需要搅拌60min。
编号
| 温度/℃
| 加入某盐
| H2SO4体积/mL
| H2O体积/mL
| 铝粉加入量/g
| 铝粉溶解量 /g
| ①
| 20
| 不加
| 40
| 0
| 2.0050
| 0.0307
| ②
| 80
| 不加
| 40
| 0
| 2.0050
| 0.1184
| ③
| t1
| 不加
| 20
| V1
| 2.0050
| ﹨
| ④
| t2
| 5 mL0.01 mol·L-1 CuSO4溶液
| 20
| V2
| 2.0050
| ﹨
| (1)实验①和②的目的是 。 为了获得铝粉溶解量,还需要测量的数据是 。 (2)实验①和③是为了研究硫酸的浓度对该反应的影响,则t1= ℃,V1= mL。 (3)实验③和④是为了研究加入CuSO4溶液对该反应的影响,则t2= ℃,V2= mL。 研究表明,在相同条件下加入少量CuSO4有利于Al的溶解。原因是 。 |
答案
(1)其它条件不变,温度对稀硫酸溶解铝粉量的影响。 (2分) 反应60min后剩余铝粉的质量 (2分) (2)20 ;20 (2分,各1分) (3)20 ;15 (2分,各1分) 加入硫酸铜,铝置换出少量的铜构成铝铜原电池,加快反应速率。(2分) |
解析
试题分析:⑴实验①和②的实验温度不同,目的是探究温度对稀硫酸溶解铝粉量的影响;由总质量减去剩余铝粉的质量可确定溶解量; ⑵实验①和③是为了研究硫酸的浓度对该反应的影响,则温度应相同(20℃),但浓度不同,根据总体积相同,则V1=20mL; ⑶实验③和④是为了研究加入CuSO4溶液对该反应的影响,则温度、浓度应相同,因加入5mL 0.01mol•L-1CuSO4溶液,则加水的体积应为15mL,加入硫酸铜,铝置换出铜,可形成铝、铜原电池反应,从而加快反应速率。 |
举一反三
短周期元素甲、乙、丙、丁在元素周期表的相对位置如下表所示,其中甲的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呈碱性,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甲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2周期、第ⅤA族 B.原子半径:甲>乙 C.单质的氧化性:丙>乙 D.气态氢化物稳定性:丁>丙>乙 |
已知短周期元素的离子aA2+、bB+、cC3-、dD-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A>B>D>C | B.单质的还原性:A>B>D>C | C.原子序数:d>c>b>a | D.离子半径:C>D>B>A |
|
下表是部分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根据表中的信息,判断下面叙述正确的是
元素代号
| L
| M
| Q
| R
| T
| 原子半径(nm)
| 0.160
| 0.143
| 0.089
| 0.102
| 0.074
| 主要化合价
| +2
| +3
| +2
| +6、-2
| -2
| A.L2+与R2-的核外电子数相等 B.M与T形成的化合物具有两性 C.单质与同浓度的稀盐酸反应的速率为Q>L D.R与T的氢化物熔沸点高低为H2R>H2T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Li是最活泼金属,F是最活泼非金属 | B.元素周期表有7个主族,7个副族,1个0族,1个Ⅷ族,共16纵行 | C.X2+的核外电子数目为18,则X在第四周期第ⅡA族 | D.Mg(OH)2碱性比Ca(OH)2强 |
|
有关叙述:能说明M比N的非金属性强的叙述是 ①非金属单质M能从N的化合物中置换出非金属单质N。 ②M原子比N原子容易得到电子。 ③单质M跟H2反应比N跟H2反应容易得多。 ④气态氢化物水溶液的酸性HmM>HnN。 ⑤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HmMOx>HnNOy。 ⑥熔点M>N。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